李寄
野步 荒径寒林信步来,影同鸿雁共徘徊。 麦苗细雨偏能长,冰腹东风不易开。 万里归来犹是客,一身衣食亦无才。 却嫌多事林和靖,有鹤为儿又妻梅。 注释: 1. 荒径寒林信步来:荒芜的小路旁,寒冷的树林中,我信步走来。 2. 影同鸿雁共徘徊:影子与大雁一起徘徊不定。 3. 麦苗细雨偏能长:春雨细而密,小麦苗在这样的天气里生长得特别旺盛。 4. 冰腹东风不易开:冷风如冰块般凛冽,不易使万物开放。 5
诗句释义 1 草草游华不当游: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随意游历,而非刻意为之。“草草”表示轻松、随意的态度,“游华”即游览美丽的景色和风光,“不当游”强调了这种游览方式的非正式性和随意性。 2. 莲花仙掌暂凝眸:诗人通过比喻,将眼前的莲花比作仙人的手掌,而凝眸则形容凝视的样子。这里可能隐含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净化或升华的情感。 3. 飘飘双屐同霞举:描述了诗人行走于云间,仿佛脚踏云端的情景
诗句释义 1 春愁压客不知春,拭眼惊看此日新:这句表达了诗人在清明时节的感慨。春愁指的是对春天的忧愁和思念,压客表示这种情感强烈到几乎影响到了诗人的行动。"拭眼惊看此日新"意味着在清明节这个特殊时刻,诗人突然看到满眼的新绿,感到一种意外的惊喜,同时也可能有一种对生命更新、自然更迭的感悟。 2. 树树桃花风着力,村村社酒鸟呼人:这里的“树树桃花风着力”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桃花盛开,春风拂过
【注释】 毕竟:终究。 五千仞:形容山峰高耸,如剑锋一般。 苍龙岭:指山中峰峦起伏,似龙在游动。 花蕊:指山中的花木繁盛。 云口、雪崖:形容山峰陡峭,云雾缭绕,崖壁积雪。 霾雨府:指山峰上云雾缭绕如降雨之地。 药炉丹井:指山上有炼丹的炉灶和井。 列仙村:指山上有许多神仙居住的地方。 城郭:古代城市四周有围墙的叫“城”,有门的叫“郭”。这里泛指山峦重叠如同城墙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寒冷的环境中看到的一幅画面,他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这幅画面。下面逐句进行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寒林白尽晚归鸦,路有饥寒尚役车。” 这句诗的意思是:寒冷的树林已经变成了白色,傍晚时分乌鸦归来,路上的人们饥寒交迫,仍然在忙碌地工作。 注释:寒林白尽,指树木上积雪覆盖,颜色变成白色,形容寒冷。晚归鸦,指傍晚归巢的乌鸦。路有饥寒,指路上的人们因为饥饿寒冷而忙碌。役车
诗句释义: 1. “经岁长关客里门” —— 经过一年的时间,我一直关在家中。 2. “东风特地上高原” —— 东风特别地吹上了高海拔的地方。 3. “黄鹂啼就鸠鸣树” —— 黄鹂鸟的叫声与鸠的叫声交织在一起。 4. “白马嘶过犬吠村” —— 白马在村庄中奔跑,伴随着犬吠声。 5. “天欲困人如不及” —— 天空仿佛要困住我,但好像还来不及一样。 6. “春还慰我似能言” —— 春天似乎在安慰着我
春日步东城李氏园戏为纤体 簇簇新花细细馨,满园春拥一伶仃。 数过蝶影俄还乱,听去莺声却又停。 孕絮杨花无力舞,移根药蕊几时醒。 峨山点破思乡恨,幻作江南北固青。 注释: 1. 簇簇新花细细馨:形容花朵繁多且香气扑鼻。 2. 满园春拥一伶仃:形容春天的景象美丽而孤独。 3. 数过蝶影俄还乱:描述蝴蝶飞舞时的情景,一会儿飞来飞去,一会儿又混乱起来。 4. 孕絮杨花无力舞:形容柳絮轻盈飘舞的样子
暮春时节,我天天穿上出征的衣装,经过中州,对那里的语言已经熟悉了。 山峦起伏的地方都朝着泗水方向行进,阴天晴天都已经进入了江南地区。 在众人面前,壮阔的气概已经全部消失,马后留下的征尘让人难以忍受。 自己嘲笑游历秦地只有舌头还在,喜欢吟咏梁父吟诗陪伴瞿昙
《九日》 百二关中重九日,三千里外一孤身。 登山临水归何处,对酒放歌愁杀人。 青天皛皛雁独去,黄菊丛丛花自新。 秦地秋风尤凛冽,难为客子泪沾巾。 注释: 百二关中:指潼关,是长安的门户。 三千里外:指从关中到这里有很长的距离。 青天皛皛:形容天空晴朗明净。 白露时节:秋季的第二个节气。 赏析: 首句“百二关中重九日,三千里外一孤身。”描绘了诗人在九月一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道题目要求学生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属综合考核范围,重点考查诗句的内容、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首先读懂诗句内容,然后根据选项要求进行概括、总结。 “池阳咏雪次东坡诗韵”,首句点出咏雪之事,次句以“东郊难驾邵雍车”来衬托咏雪之难,第三句用白当三腊占为麦,飞向长筵看是花来写雪景,第四句写诗人对雪的态度,第五句用落落不因人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