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寄
【注释】 拂衣:整理衣服。试卧:休息。柴门:柴草编的门。燕赵:指古代河北一带,这里泛指北方。太白:李白的别号,因李白曾自称“青莲居士”。昆仑:神话中西方的山名。旧昆仑:即昆仑山,在今陕西省周至县南。 【赏析】 此诗首联是说自己整理好衣衫,准备休息了。颔联是说听说有个人要压住李白,李白不服气。颈联写自己要与压住李诗的人决一死战,尾联表示自己要为李诗争回面子。全诗表现了一个诗人不屈于强暴
【注释】: 五松,山名,在今安徽休宁县西。天惠山,山名,在黄山南麓。处士,官名,唐时指未做过官的人,后泛称隐士。敕封,帝王赐以封号,此处指天子封赏。 【赏析】: 《山居杂诗》共二十首,这是其中的第五首。诗人隐居山林,生活简朴而清闲。他喜欢用各种松枝、松毛、松果、松节等来煮汤饮,觉得非常清香可口。这种清雅的生活情趣,使他产生了“五松汤”的美名。此诗就是他在烹制“五松汤”时,随手写下的一首五言绝句。
【注释】 王氏:王姓人家。白荷花池:即荷花池,在洛阳东郊的王屋山中。红荷一朵:指王屋山下的一丛红荷花。苦暑不出山:指在洛阳城中炎热难当。因成八绝:指作者写了八首诗来赞美这朵红荷花。八绝:指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江畔独步寻花》组诗中的第八首,题为《黄师塔前有感》。 【赏析】 王屋山位于洛阳之东,山上有一座古塔叫黄坡寺塔。此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到洛阳时,在黄坡寺塔下的一丛红荷花前所作。
【注释】: 1. 山外二里王氏白荷花池中心,忽开红荷一朵。 注释:在山外的二里之外王家有一片白荷花池的中心忽然开了一朵红荷花。 2. 入夏苦暑不出山时,往一观,因成八绝,以志其异。 注释:入夏的时候由于天气炎热所以没有离开山间,到那一看发现一朵红荷花,于是写成了八首诗来记录这一奇异的景象。 3. 清香轻碧晓风时,立岸行人解道奇。 注释:清晨的风中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站在岸边行走的人会感到惊奇。 4
注释:誓将七尺净胡尘,今日天山又勒铭。 一战尽收回鹘马,长驱直捣老龙庭。 释义:誓要清除胡人的污垢,今天又要在天山刻下功勋。 一战就能收复失地,长驱直入攻打老巢。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他誓言要将胡人的污垢全部清除,为国除害。他立志要为国家建功立业,要在战场上取得胜利。他的雄心壮志和坚定信念都体现在这首诗中
【注释】 从军行二首:指王翰的《凉州词》和《出塞作》。雕:雕刻。生擒:活捉。冒顿:匈奴单于名。中行:即中行说,汉代人,为匈奴所立单于,汉使苏武与之有约而降。馘(guó):割取敌人的左耳,表示胜利。封侯:古代有功之臣得爵位后封以食邑,称“列侯”。 【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渴望为国杀敌立功的愿望。第一句写将军日夜操练士卒,准备出征,用“鸣”字形象地写出箭矢在弦上待发的景象
注释:浮云般世事已断绝,我像断蓬一般无依身。那能得到隐士般的山居生活? 好的言语应该让幽静的隐者在松下卧躺,不要以白眼看他人。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喧嚣,向往隐居生活的愿望。诗人以“浮云”比喻纷扰的世事,表示对纷扰世俗的厌恶和疏远。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隐居的愿望,希望能够像断蓬一样无依无靠,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最后,诗人以“好语”点题,强调了隐居生活的高雅
【注释】缟装素态:白色的衣裳,朴素的形态。天工:天然的美工。绰约:体态轻盈柔美。宰相肉屏风:比喻红荷如宰相般尊贵、威严。 【赏析】 王氏白荷花,生长在山外的二里处,其花池中心。这朵花突然绽放了一朵红色的荷花,让人眼前一亮。夏日炎热,她却选择不出山观赏,因为心中有着对那红荷的喜爱。于是,她写下了八首诗来记录这一奇观。这首诗是其中的一首,描述了白荷的美丽和高贵。 整首诗通过对白荷的描述
山外二里王氏白荷花池,荷花在中心忽然绽放一朵,进入夏季酷热时也不从山下移出,我去看一次,于是写下这八首诗来记下它的特点。 翠绿色的茎叶,绿叶碧漪中,雪白色的荷花偏于其中点缀着色彩的工巧。 曾取桃花春水面,崔家女出嫁熏风中
注释: 又见那明月高悬天际,与天涯的我如邻如比。秋天的夜晚,明月皎洁如初见时那般清新。夜深人静,最让我喜欢的是庭院中的树木。月光映照在它们瘦弱的身影上,仿佛让人沉醉其中。 赏析: 这首诗以月亮为引子,描绘了诗人在清秋之夜独自欣赏美景的情景。首句“明月天涯若比邻”,通过比喻手法,将明月比作远方的邻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之情。次句“清秋一见一番新”,则进一步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