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谦
【注释】 周回万水入,远近数州环。:太湖四周有万条河流汇入,远处的州县环绕着它。 南极疑无地,西浮真际山。:南面好像没有陆地,向西漂流就到了真境山。 三江归汉表,一径界河间。:三江(长江、钱塘江、乌程江)都流向汉水方向,一条小道在黄河和淮河之间。 白浪秋风疾,渔舟意尚闲。:白色的浪花随着秋风吹来,渔船上的人心情轻松自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太湖风光的诗。全诗以“过”开头
【注释】 花溪:即今贵阳市的花溪区。道中:在路途中。 适意:称心如意。真为乐:实在是一种乐趣。浮生:虚度的人生,这里指短暂的人生。底用忧:哪里值得忧愁。 云容:云的形状。低野树:低垂的树枝。 风力:风的力量。逆溪流:逆着溪水的流向。 喜见梅:高兴地见到梅花。相迎:迎面迎接。 【译文】 天寒路远,此去又能求什么? 心情舒畅才是乐趣,短暂的生命哪需要忧愁? 云朵低垂覆盖着原野里的树木,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风日景飕飕”:描述的是自然景色的清新宜人,给人一种凉爽舒适的感觉。 2. “松阴系紫骝”:描绘了一幅画面,一匹骏马在松树的影子下休息或奔跑,这里的“紫骝”可能指的是一种珍贵的马。 3. “白云千载寺,黄叶四山秋”:描述了寺庙和周围的环境。白云飘浮在天空中,黄叶覆盖着山坡,整个景象充满了秋天的色彩。 4. “地胜楼台接”:强调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好,可以与周围的楼台相接
暮春郊外 行行多胜事,石窦溅流泉。 白鸟浮云外,青山落日边。 风平花委地,野迥草连天。 春事成牢落,人生一梦然。 注释: 1. 暮春郊外:描述春天的景色。 2. 行行多胜事:行走在路上,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值得观赏。 3. 石窦溅流泉:石头上的洞穴里流出的水流。 4. 白鸟浮云外:白色的鸟在云层之外飞翔。 5. 青山落日边:远处的山在夕阳下显得更加美丽。 6. 风平花委地:微风吹过,花儿散落在地上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格式要求: 1.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即每一行诗句对应一个译文。 2. 在译文中,需要包含必要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通常是诗句中的关键字或重要信息。 3. 最后,需要附上赏析,对诗歌的整体内容进行简要的分析。 下面是根据这些要求逐句翻译、注释和赏析: 第一部分:游龙回寺碧云堂有何无适草书 - 诗句释义: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看到寺庙时的心情与感受。 - 译文:我游历归来,来到寺院
祝英台近·次韵潘明之秋思 【注释】 上帘钩,开砚匣,诗兴在风柳。磊块胸怀,临镜谩搔首。看他冉冉来鸿,匆匆归燕,时不再、且须倾酒。 钓鳌手。无奈万里烟波,空舟竟何有。未卜行藏,心事几凭牖。最宜野月穿窗,山云拥户,个中乐、有人知否。 【赏析】 《次韵潘明之秋思》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的诗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语言,将秋天的景色和内心的感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注释】 1. 正月十一日:农历正月初一。 2. 杨柳池塘春信早:柳条青青,池塘里水草开始泛绿,春天的消息已经提早到来。 3. 帘卷东风,犹带余寒峭:春风送来了温暖的气息,但还带着些许寒意。 4. 暖透博山红雾绕:炉中的香火渐渐燃尽,炉中冒出的热气将周围的空气都染红了,就像云雾缭绕一样。 5. 洞箫扶起歌声杳:洞箫的声音似乎能将人的思绪拉得很远很远,仿佛要飘到天边去。 6. 初试花冠金凰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游钟山至八功德水》。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悠悠钟山云,朝夕碍我目。 诗句大意:悠悠的钟山之云,早晚阻碍着我的视线。 注释:悠悠,形容钟山云缭绕的样子。朝夕,表示时间上的限制,即无论昼夜都能看到。 赏析:此句描绘了诗人在游览过程中被远处的云景所吸引,难以移步。 褰衣试一往,行与云相逐。 诗句大意:撩起衣服,试着向前行走,跟随着云一起奔跑。 注释:褰衣,即提起衣服
冯公岭 层峦叠嶂危相倚,乱若飘风涌秋水。 寒松荒草闲苍黄,照眼峥嵘三十里。 初如井底观天门,一峰巍然中独尊。 萦回百折至绝顶,俯视众岭来儿孙。 人言此山插霄汉,马不容鞭仆夫叹。 攀援何异蜀道难,气竭神疲背流汗。 熟视徐行路觉平,心宽意适步更轻。 志须预定自远到,世事岂得终无成。 我来正值穷冬月,倚秋岩前嚼松雪。 午店烟生野饭香,阳坡日近梅花发。 寄语悠悠行路人,乾坤设险君勿嗔。 胸中芥蒂未尽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所作的《放棹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1. 安溪湖平行棹多,黄头竖儿倚棹歌。 - “安溪湖”可能是指中国浙江省的一个地名(安溪县),这里指代一个美丽的湖泊。 - “平行棹多”形容湖中有很多船。 - “黄头竖儿”可能是对一个儿童的称呼,黄色的头发,直立的身姿,表现出一种活泼的形象。 - “倚棹歌”描绘了那个孩子靠在船边唱歌的画面。 2. 梅花照眼送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