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况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在深山中的隐居生活,以及他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 1. "澹静姿仪简旷纵":描述了这位道士的简朴和从容的外貌。 2. "结庵深对大茅峰":他选择了在大茅峰下建庵居住。 3. "坐忘世故愁应少":他在深山中修炼,忘记了世俗的烦忧,忧愁自然减少了。 4. "道断人情语亦慵":由于他的修炼,与外界的交往变得稀少,甚至懒得与人交流。 5. "万里信音凭鹤到":他通过鹤传递信息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琴台为题,通过对琴台的描写来表达他对琴台的赞美之情。 首句“西汉文章世所知”是说西汉时期的文章已经世人皆知。这里的“文章”指的是琴台本身,而不是指文章中的内容。接着第二句“相如闳丽冠当时”是说司马相如的才华横溢,在那个时代无人能敌。这里的“相如”指的是司马相如,他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音乐家,他的才华和成就都堪称一代之最。
注释: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一十二九日太慈寺前蚕市 高阁长廊门四开,新晴市井绝纤埃。 老农肯信忧民意,又见笙歌入寺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成都太慈寺前蚕市的景象。高阁长廊门四开,新晴市井绝纤埃,描绘了一幅热闹的市集画面。老农肯信忧民意,又见笙歌入寺来,展现了农民对政府政策的理解和支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情,表达了人民对政府的深深信任和支持
春山景色如翠绿色,溪流清澈见底。路上行人欢声笑语。 自感才能不足,没有特别功绩。只随大流顺应民情。
注释: - 龙断:即“龙眠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著名的风景区。 - 争趋:争夺、竞争。 - 仁园:指成都的某个园林或别墅。 - 邃深:深邃、幽深。 - 经年储百货:经过一年的时间储存了各种物资。 - 有意享千金:有意愿用这些物资换取金钱。 - 器用先农事:这里的“器用”指的是工具和设备,“先农事”是指农业,强调对农业的重视。 - 人声混乐音:人们的喧闹声与乐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 蚕丛故祠
岁历起新元,锦里春意早。 诘旦会朋寀,群游候驺导。 像塔倚中霄,翚檐结重橑。 随俗纵危步,超若落清昊。 千里如指掌,万象可穷讨。 野阔山势回,寒馀林色老。 遨赏空闾巷,朅来喧稚耄。 人物事多闲,车马拥行道。 顾此欢娱俗,良慰羁远抱。 第忧民政疏,无庸答宸造
春山寒食节,夜雨昼晴天。 日气薰花色,韵光遍锦川。 临流飞凿落,倚榭立秋千。 槛外游人满,林间饮帐鲜。 众音方杂遝,馀景更留连。 座客无辞醉,芳菲又一年
先生尝此傲明时,绿袖清波万古奇。 应有好名心未息,滩头洗耳欲人知。
醒时莫忆醉时事,今日休言昨日非。 池上风光宜共釂,劝君不要半酣归。
高阁长廊门四开,新晴市井绝纤埃。 老农肯信忧民意,又见笙歌入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