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咸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名篇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句子的意思,尤其是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进行。对于所给的注解一定要认真审阅,注意字词的解释是否准确无误,理解是否有偏差等。 “风搅平林万木秋”,这句诗的意思是:秋风搅动着林间落叶,一片萧瑟的景象。“平林”,指树林,“秋”指秋天。 “临歧送别思悠悠”,这句诗的意思是:在岔路口送别时,我满心惆怅,思绪无限。“临歧”
【注释】 ①聪:僧人名。首座:佛教称和尚中的第一等,为住持或方丈。陈寺丞:即陈师道,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北宋诗人。②机轮:佛教语,指佛性、法性、僧性三自性。转:轮回之意。③知音:喻了解自己心意的人。④展颜:面露喜悦的笑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作者与聪首座分别之际,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送别之作。 前两句写两人的友情和交往。“十载相从话岁寒。”这一句的意思是十年来你我二人在一起
【注释】: 大丈夫:旧时称有能力、有作为的男人。 合:应当。 便宜:有利可图的机会。 处:处理事情。 莫:不要。 天明:天亮之时。 失(wò)却鸡:比喻错过良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径山寺出家后写给他的弟子们的,告诫他们要认清自己,不要贪图小利而误大事。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明白如话,通俗易懂,富有哲理。 “大丈夫儿合自知,得便宜是落便宜。” 大意为:大丈夫应当自己知道自个儿的价值
【注释】: 1. 云黄山下老禅庵,凌蔑宗风罪过多。 - 注释:位于云山脚下的老禅庵,违背了正统佛教的风规,罪行过多。 2. 君若到门深问讯,看渠伎俩复如何。 - 注释:如果您到了这个寺庙,一定要进去详细询问一番,看看他们究竟有什么伎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个老禅庵的描述,其中包含了对老禅庵的讽刺和批评。 “云黄山下老禅庵,凌蔑宗风罪过多。”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老禅庵的不满
这首诗是一首谜语诗,通过谜底的提示,可以解读出其深层的含义。 逐句释义: 1. 如如方解说,此说若为通。 - “如”和“如”字重复,表示强调; - “方解说”,意为正解或正确的解释; - “此说若为通”,意味着这个解释是正确的或通顺的。 - 注释:表达一种对谜底的理解和肯定。 2. 戳瞎摩醯眼,掀翻宇宙空。 - “摩醯”可能指的是摩尼(Mani),是一种古代印度教的神祇,也与佛教有关; -
注释: 赠闽清黄释褐初赴上庠:送给闽清县的黄,你刚刚从学堂里出来,准备去参加科举考试。释褐初赴上庠,意思是刚结束学习生活,开始接受朝廷的任命。 蓦扎相逢笑脸开,也知平地起风雷。 蓦扎相逢:突然相遇。蓦扎,形容相遇非常快。笑脸开:笑容满面。也知平地起风雷:比喻人或事物突然发生巨大的变化。 好将一滴梅溪水,为雨为霖遍九垓。 好将一滴梅溪水:好端端地用一滴梅溪的水。梅溪:地名,这里指福建一带的河流
和无着赞大慧齿发舍利释义:这是一首赞扬大慧(即达摩)的诗。 背触全提话已圆,孤风凛凛播皇天。 注释:《达摩传》中说:“达摩祖师在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九年,终日默然,不发一言。”这里用“孤风”比喻他高洁的品格,用“播皇天”比喻他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 无端更把闲毛齿,惹得丛林口耳传。 注释:“无端”意为无缘无故,“闲毛齿”指达摩祖师的禅理,禅宗讲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诗句注释】 福城得得来相访:福,地名。得得,人名。相访,探望。 象骨岩前话别时:象骨岩,山名。 惊起石人开铁眼:惊起,惊动。石人,神话中的石神或石人。 倚筇遥听老猿啼:筇,竹竿。遥,远。 【译文】 我和你在福城欢聚,来探望你,在象骨岩前诉说离别时的情意。 惊醒了石神,他的双眼像铁一样锐利。 靠着筇杖远远地听着你那悠扬的哀鸣般的猿声。 【赏析】
【注释】 悟:觉悟。 智悟悟自心,不在一切处。 悟:领会、觉悟。 自心:自己的内心。 不在一切处:不拘于外在环境。 回首时观瞻,便是佛国土。 回首:回头回顾。 观瞻:观望。 佛国土:佛教徒所说的“净土”或“佛国”。 【赏析】 这是一首偈语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宇宙的哲学思考。 首句“智悟悟自心”,意思是说只有真正理解了自身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地觉悟。这里的“悟”指的是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据虎头,收虎尾,第一句下明宗旨。 了无禅道与人参,滴水便见波澜起。 太醒醒,难比拟。 分付隆报著长老,好向丛林振纲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