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咸杰
诗句注释 - 赞绣宝公:赞美绣工,绣工精湛的技艺。 - 针锋上直入:刺绣时针线直插针孔。 - 线缝里跳出:在缝纫中,线能从针眼处“跳”出来。 - 剪刀尺子自随身:绣工随身携带剪刀和尺子,方便操作。 - 号令乾坤齐万物:绣出的图案能够控制或影响整个世界和所有事物。 译文 赞颂那些技艺高超的绣匠,他们针尖直刺进,针眼之间线头竟能“跃”出。他们手持剪刀与尺子,随时随地都能施展巧手。他们绣出的图案
赞径山音首座 气宇云闲,身心木槁。 顶门正眼,红日杲杲。 早投长芦刬草之机,晚分双径人天之座。 名山屡招而不赴,一庵超然其高卧。 夫是谓丛林前辈典刑,宜与赵州同年而并操者也。 译文: 赞颂径山寺音首座 气宇轩昂如同云闲,身心宁静如同木槁。 头顶的额头正中央,红日照耀光芒四射。 早晨投身到长芦的割草工作中,晚上在双径的寺庙中度过。 他多次被名山召请却不去,只在一庵之中高卧不出。
诗句原文: 瞎驴生得瞎驴儿,龌龊声名彻四维。 更把少林无孔笛,逢人应是逆风吹。 译文: 一只傻驴生了一只傻驴崽,它的名声肮脏,传播了整个四维空间。它还拿着少林无孔笛,每当遇到别人的时候,总是发出逆风的声音。 注释: 1. 瞎驴生得瞎驴儿 - 描述了这只傻驴生下的傻驴崽,形容其外貌和行为都非常的愚蠢和可笑。 2. 龌龊声名彻四维 - 用来形容这个傻驴崽的名声非常糟糕。 3.
赞应庵和尚 眼大如环,头匾似扇。 从来不省己非,偏笑漳泉福建。 著实处用无七纵八横,脱空时曰有万化千变。 焚香稽首赞扬,也是神头鬼面。 注释:眼睛像大圆环一样,头部像小方扇一样。 从不反省自己的错误,却偏偏嘲笑漳州和泉州的僧人。 在认真做事的时候不使用七纵八横的方法,但在做事情的时候却说可以变化无穷。 焚烧香、叩头致谢地赞扬,也是一副神秘莫测的面孔。 赏析:这是一首赞美和尚的诗
【注释】 径山:在浙江省绍兴县,相传是大文豪苏轼曾隐居之地。 乡舟:故乡的船。 偈:梵语的音译,意译“韵”,佛教用语,指佛经中的韵文和颂词。此诗以偈为名,即指这首诗。 三冬:冬季。 竿头:桅杆顶端。 龙象众:龙象,佛教语,意译为“应供”、“供养”。此泛指众人。 掘地觅青天:语出《庄子·逍遥游》篇:“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僧人的日常生活。首先,“手托庵门便放憨”描述了僧人在进入佛寺后,放下了世俗的烦恼和负担,开始了他的修行生活。然后,“千钧重担要人担”则强调了僧人肩上的责任重大,需要有人来承担。接下来的两句“寥寥坐断孤峰顶,云衲相从昼夜参”,则描绘了僧人孤独地坐在山峰之巅,与白云相伴,日夜修行的情景。 注释: - 送雪峰化主:送给雪山上的修行者。 - 手托庵门便放憨:把手放在寺庙的门上
【赏析】 《送恢侍者》是一首七言绝句,由首二句、三四五句构成。前两句写诗人对恢侍者的忠告,后两句写诗人对恢的祝愿。这首诗以诙谐的语言劝勉恢侍者,要他不要过分倚仗威权,而应“阃外威权善自裁”,否则就会失去朋友,甚至招来祸患。全诗语言通俗,含义深刻。 诗的首句“戴角擎头与么来”,“戴角”指头顶有肉瘤状的东西,这在古代是一种不吉祥的标志。“擎头”即仰头,“与么来”是语助词
【解析】 “干戈元是太平基”,干戈,兵器。太平,指没有战争。这句的意思是说和平时期,海门的风浪并不可怕,而战争才是真正的危险。 【答案】 诗句译文:家乡到日许谁知,默默相逢绝路岐。 莫谓海门风浪恶,干戈元是太平基。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送友人回家乡海坛的情景。诗人对故乡的感情很深,因此看到友人离去,心中不免惆怅。但是,诗人在临别之际,并没有表现出太多伤感。相反,他劝慰友人不必为海门的风浪所惧
赞布袋和尚 禅宗不参与,道法不会修,整日忙碌不停歇。 手持布袋,在十字街头等待行人经过。 谁人知晓他虔诚,跪拜弥勒佛以表敬意。 国家有宪章规定,三千条罪不容情
【注释】 ①聪:僧人名。首座:佛教称和尚中的第一等,为住持或方丈。陈寺丞:即陈师道,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北宋诗人。②机轮:佛教语,指佛性、法性、僧性三自性。转:轮回之意。③知音:喻了解自己心意的人。④展颜:面露喜悦的笑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作者与聪首座分别之际,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送别之作。 前两句写两人的友情和交往。“十载相从话岁寒。”这一句的意思是十年来你我二人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