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古柏
【注释】清远县尹杨观政有奇迹,能诗文;民僚服其化,士大夫过者靡不称颂。故赠此加勉焉。 二首:这是作者自谦,以两首诗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赏析】清远县尹杨观政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名臣,他在任期间政绩突出,深受百姓爱戴,因此他的事迹被人们广为传颂。诗人在这首诗中对他的赞誉之情溢于言表。 首联“风流文采杨忠肃,南北雄奇古峡山。”意思是说杨观政不仅风流文雅,而且才华横溢
诗句解释: 1. 望玉笥山弗克登览,留诗万年宫。——在玉笥山上没能攀登到达山顶,留下了一首诗篇《万年宫》。 2. 西南山水窟,玉笥号奇绝。——西南边的山中有像洞穴一样的地形,被称为玉笥(一种美玉)。 3. 群岫来坡陀,孤峰立撑ette。——众山峰来向这边倾斜,只有一座山峰挺拔而高耸。 4. 邃洞烟萝青,危涧幽泉咽。——深深的山谷中弥漫着烟雾和藤萝,危险陡峭的山涧中有泉水在流淌。 5. 正是南昌尉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作者当时在江西观察使任上,因谏迎佛骨得罪,被贬为道州刺史,途经洪州时,写下了这首诗。 首二句写庐山之高远,明公之清高。“插天”二字极言其高,用《列子·汤问》“高山崔巍,入云烟者,三千许里,不知其几千万仞”诗意。“千仞青”三字状山之高峻,而以“明公高节逾棱层”承之,既点出题中“荒政碑”,又暗寓其人名号。“逾棱层”犹云“凌霄”。 三、四句写西江月冷秋无际
【注释】 过采石:经过采石矶。采石矶是古代长江中游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的采石山上,北濒长江。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改称“金陵”,为江南西道治所,即今南京市。唐末五代十国时为吴越国都城。 蛾眉亭:在采石江头。蛾眉亭即采石矶上建的望江楼,又名蛾眉亭。 绣衣玉斧:指朝廷使臣或使者。绣衣,汉代官吏穿的一种用丝织品做成的衣服,因以作官之代称;玉斧,古代帝王、公侯
这首诗名为《琵琶洲》,它描绘了一个秋日黄昏时分,位于昌国寺前枫树和琵琶洲畔的景致。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的详细解读: 1. 第一句:“昌国寺前枫树秋,琵琶洲畔暮云愁。” - 注释:昌国寺前指的是某个地点,而“枫树秋”则描绘了秋季的景色,这里的“秋”不仅指季节,也暗示了一种凄清的美。 - 赏析: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深秋时节的宁静与哀愁相结合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2.
下面是对这首诗词及其赏析的逐句解释: 1. 诗句释义: - “桃叶渡头春水生,长安桥上草长青。”描述了春天时,渡口(桃叶渡头)的水波荡漾,岸边草木生长。长安桥上,草长得茂盛。 - “百年深向花时饮,赢得城南几醉醒。”表达了诗人在春天这个鲜花盛开的季节里,尽情饮酒,享受生活,以至于喝醉多次被送回城中。 2. 译文: - 桃叶渡口春天的河水开始涨潮,长安桥边的草也长得绿油油。 -
九华山 江山青芙蓉,遥遥隔秋浦。 九茎风露寒,万壑烟霞古。 瑶草含芳春,青松立亭午。 安得一把茅,移家白云坞。 注释: - 江山青芙蓉: 形容山峰苍翠,如同盛开的荷花。 - 遥遥隔秋浦: 形容九华山与秋浦(地名)之间的距离遥远。 - 九茎风露寒: 指九华山上的九棵松树在秋风中显得格外清冷。 - 万壑烟霞古: 描述山间峡谷中的烟雾和色彩古老而神秘。 - 瑶草含芳春: 形容春天时
【注释】 崇:盛大。宪岳公:指唐宪宗,即唐穆宗。王马二宪掾实:王、马二宪是唐朝的两位宰相,宪宗时任过中书令(相当于宰相)、吏部侍郎等职。云:原为山名,这里泛指宫殿。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唐宪宗的怀念和颂扬。全诗共八句四十字,每句五字,句句押韵,音节铿锵,朗朗上口。 第一句起笔不凡,“好雨”二字暗藏深意。“崇”字表明了雨水的多,而“洗瘴淫”又说明了其大也。“崇朝”说明时间不长
注释: 玉节星轺下岭南,万山空翠杂烟岚。 这是说,杨观政带着皇帝的圣旨来到了岭南地区,那里的万山之中,满眼都是青翠欲滴的树木和缭绕不绝的云雾。 传闻清远多佳政,花满春城月满潭。 据说清远的地方有很多好的政策,这里的春天到处都是盛开的花朵,夜晚的月光也洒满了整个城市。 赏析: 这首诗是杨观政在岭南任职期间所作。他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看到满山的绿意盎然,不禁感叹这里的美景。同时
梅岭题知事手卷 黄金台上客, 大庾岭头春。 如是无诗句, 梅花也笑人。 注释: 1. 黄金台:传说中的古代诸侯招纳人才的地方,比喻贤才出仕的地方。 2. 大庾岭:位于今广东、江西两省交界处,是五岭之一,也是通往南越的重要关口。 3. 知事:指负责管理或处理事务的人。 4. 手卷:一种卷轴形式的绘画作品,通常用于展示或保存。 5. 如是:如此,表示肯定的意思。 6. 诗句:诗歌中的四句一组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