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葆光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苏东坡创作的一首词,题目为《望海潮·通州郊外》。 诗句释义: 1. 丁沽才度:刚刚渡过了丁沽。 2. 香河乍历:刚刚经过了香河。 3. 软红吹过通州:软红即指京城的繁华景象,经过通州后已经远去。 4. 古塔低迎:古老的塔楼迎接着我们。 5. 坝楼高压:高高的堤坝楼挡住了风浪。 6. 岩疆锁钥全收:岩石的边疆被全部收复。 7. 河上舣粮舟:在河边停下粮食的船。 8. 担囊里粟
【注释】 《征部乐》:古代音乐之一,为唐教坊曲。“和”即依韵。份:指份内之事。 细君:指小妻。这里用作谦辞。 却寄:转寄。 【赏析】 此词抒写的是作者因妻子远嫁而产生的离愁别恨。上片写妻子远嫁后,词人因思念而愁苦不已。下片则以宽慰口吻劝慰妻子,并希望她在外过得好。全词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无华,是一首典型的闺情词。 这首词是作者对内人(小妻)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词人对远方的妻子深挚的思念之情
沁园春·题许迈孙石交图卷 闻道娲皇,炼石成天,浩劫几更。任蓬莱万丈,神风引去,平泉一片,宿酒难醒。幻出玲珑结成衿契,数尽人间落落星。襄阳外,更疏狂似我,也要呼兄。平生头角峥嵘。便地老天荒许订盟。且云根栖素,相依春燕,烟峦息影,莫吼秋鲸。惟士无田,小人有母,同此湖山眷恋情。添生面,当潇潇对坐,闲诉生平。 注释: 1. 听道:听说。 2. 娲皇:指传说中的女娲氏,相传她在混沌中炼五色石以补天。 3.
百字令·甲戌月正三日黄子寿太史招集奎画楼,刘培甫词先成,予为效颦 番风吹到,便苍松翠竹,都含春色。月上初三弓势峭,挂向高芬寒壁。把酒人来,读书客去,此地嗟今昔。沈酣高唱,唾壶应为君击。 最是异地凄清,怜才山谷,留住勤相惜。时借琴尊消别思,几度飞觞延客。幕府清才,风流太守,谁是苏辛敌。皇都花丽,尾声刚听梅笛。 注释: 1. 百字令:词牌名。 2. 甲戌:农历正月初一。3. 黄子寿太史
蓦地逢今雨。喜相过、滔滔绪论,剧谈何絮。铅椠丹青曾不辍,知有长恩守护。但尔雅、虫鱼勤注。历劫更番增浩叹,鼓鼙声、何处寻蛙怒。诗史在,寸心苦。 注释:忽然间遇到了一场春雨。高兴地过来相见,我们畅谈起来,话题十分投机。虽然你从事文学创作,但是我也曾经学习过文学,并且一直在努力。我了解你的才华,也知道你有很高的修养。然而你却非常谦虚,从不骄傲自满,总是勤奋地写作,不停地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词作内容的赏析。解答时,要结合词的具体内容来分析,注意抓住词中关键性的句子和关键词语来展开。如“嫩绿芭蕉,卷不尽、新愁盈尺”,写芭蕉叶的绿色衬托出内心的忧愁;“君家有个卢生,在邯郸道上,一枕轻掷”写卢梦邯在旅途中的情景;“省识家风,偏又阅蓟燕陈迹”,是说卢梦邯虽然已经忘记了家乡的风俗,却仍然怀念着家乡的景色;“只须向、炉边醉到,使者氤氲更谁觅。”意思是说:你只管在炉旁醉去
摸鱼儿·题刘项士漱碧山庄填词第二图,用原韵 问江南、几多词客,苏辛姜柳谁许。 天涯有个刘项士,堪与古人为侣。 情万缕。算沪垒燕台,种遍相思树。 玉箫漫抚。且淡月芙蓉,晓风杨柳,写出断肠句。 平生事,秋风空叹老杜。 况今臣亦羁旅。陈髯老去云郎散, 可有冒园新谱。君莫误。 只逝水韶华,回忆心酸楚。 归期乍数。待诉与吴门,两三旧雨,一慰暮云暮。 注释: 1. 问江南、几多词客,苏辛姜柳谁许
金菊对芙蓉·何介夫公子招觞菊 翻译: 秋风吹过菊花,蝴蝶翩翩飞舞。秋天的气息让人感到愉悦和宁静。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秋天的景象,如秋风、菊花、蝴蝶等。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的描述,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宁静。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如秋日的凉爽、秋天的诗意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注释: 1. 虫语吟秋,蝶衣惊梦
【注释】 绮罗香:词牌名。雪霁月来,走促汀鸥消寒图:指一幅描绘着雪后江边景色的画卷; 几点砂匀(wěi),连枝萼暖,常自吟魂牵惹:形容画上雪花点点,梅花枝头似有热气蒸腾。 “踏雪孤寻”句:意思是说在大雪纷飞中,独自寻找这幅画,不想等瘦驴车驾。 看楼台、低冱寒云:意思是说看着楼上的亭子被寒气笼罩着,仿佛低垂着。 “更竹树”句:意思是指竹林和树木在夜色中移动,似乎都在暗中移动,将寒冷的夜晚移走了。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清照,是宋代的女诗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霓裳中序第一 · 壬戌春莫过城西草堂,读壁间词句,悽婉清丽,款为梅边吹笛客重九对芙蓉作。 1. "霓裳中序第一"是这首词的题目,意味着这首词可能是在一次宴会上演唱的曲目之一。“霓裳”通常指的是华丽的衣服或者舞蹈,而“中序”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音乐或曲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