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人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此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赏析”,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和老杜咏物小诗 其二”是该诗的标题,据此可知,这是一首咏人名“明镜”“嫦娥”的七言律诗。《和老杜咏物小诗》共三首,每首都有题目,第一、二首为一组,第三首为一组。第一首题为《和少陵咏物小诗》,第二首题为《和少陵咏物小诗 其二》。 其一:谁将明镜剖,飞向碧天安。 译文:是谁把明镜剖开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能力。此题既涉及内容,又考查手法。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了解诗意,把握思想内容,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内容,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如表现手法、构思布局等,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作答。 “素秋常浴月,愈澹愈光明”,意思是说:白露时节,月亮经常映在清冷的水面,越显得明亮。“素秋”即白露时节。“常浴月”是说月光经常洒在水面上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创作背景、思想感情及观点态度的能力。 理解内容:这首诗是诗人在盛夏时节,遥望天涯树色深,偶留尘世蜕,肯伏草间吟的孤独身影下创作的。全诗描绘了诗人在酷暑中,独自抱着早秋的心情,以蝉和骆丞为对象,抒发了自己独处高远山野的情怀。 逐句赏析:此首诗前四句描写了夏日的景色,后两句描写自己独处高处的心情。其中“身隐螳空怒”一句运用比喻手法
注释: 白下:今南京市。 臂三握:指朋友间交往密切。 经年:经过很长时间。 痛饮:畅饮。 得句:得到一句好的句子。 狂任世人贬:狂放不羁,不受世人的非议。 礼为我辈宽:礼节上对我是宽容的。 交情若江水:交情深如江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怀念杨东山逸见之作。首句写与友人杨逸见过面后,彼此之间感情深厚,仿佛手臂相交,难以分离。次联写诗人与杨逸分别后,虽然经过长时间的相思,但梦境依然清晰
【诗句释义】 相逢也极为奇异,在琐闱初展襟。 秋风两人泪满裳,旧雨十年心依旧。 骨相岂常贱,文章须苦吟。 曲江共饮一杯酒,可否约同斟。 【译文】 我与杨东山相见,也极为惊奇。刚从琐闱中走出,就展开胸怀畅怀。 秋风中,我们两行泪落如雨,心中依然怀念着过去的岁月。 我的骨骼虽然不贵,但文章需要苦吟。 我们在曲江边共同饮酒,是否能一起品尝这杯美酒? 【赏析】
又和庄柳汀 同作韵 其二 万古烟花地,相逢浩荡襟。 狂奴仍故态,馀子岂知心。 玉树和愁听,金荃带病吟。 月河吹酒色,此后只孤斟。 注释:又和庄柳汀 同作韵 其二。烟花之地,浩大空旷,与朋友相遇,胸怀宽广。狂人仍然保持原来的本性,其他人怎么可能了解他的内心呢。玉树象征着忧愁,我倾听着这愁声,带着病痛吟唱。在月光下,我喝着酒,独自品尝这孤独的滋味。赏析:此诗是王士禛与友人庄柳汀的酬唱之作
又和庄柳汀 同作韵 其四 八荒在庭户,无事动离襟。 沆瀣岂殊气,关河不隔心。 计君寄书日,值我仰梁吟。 明月深杯样,长天好共斟。 注释: 八荒:四方极远之处。 庭户:庭院门户。 沆瀣:古人称夜间的露水为沆瀣。《列子·汤问》中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物犹如此,人何以堪”表示对知音的怀念。 关河:指中原与边塞,也泛指祖国山河。 计君寄书日
诗句释义及赏析: 首句“惊破承平梦”: - 关键词:承平、梦 - 注释:这里指代一个平静安定的时代。"承平"意味着和平时期,"梦"则表达了一种期望和梦想被突然打破的感觉。 - 赏析: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怀念与现实的强烈对比,暗示了国家可能遭遇的危机。 次句“沧溟杀气寒”: - 关键词:沧溟、杀气、寒 - 注释:“沧溟”指的是大海,这里用来比喻广阔的水域;"杀气"表示危险的气息
《和老杜咏物小诗·其九》逐句释义及赏析 诗句解读 - 一半长秋草: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田野景象,一半是枯黄的草丛,表现出季节的变迁。 - 潜听虫语残:形容在寂静的夜晚,只有虫子的叫声在回荡,给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感觉。 - 饔飧谁过问:指饭食无人照顾,反映了诗人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 霜露不胜寒:形容天气寒冷,霜露覆盖,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岁月的无情。 - 抱瓮人何处
【注释】: 捣破征人梦:捣破,捣衣的声音;征,远征、远行。 清宵一派砧:夜深人静的夜晚,传来一阵砧声。 水揉临别泪:像水一样地揉着即将离去时的泪水。 石抱望夫心:就像石头一样地抱着思念妻子的心。 轻重和愁听:听那声音的轻重和哀愁的情绪。 寒温用意深:这声音中蕴含着对妻子深深的爱意。 玉纤无气力,渐渐不成音:手中拿不住那细细的绣线,渐渐地,它已经绣不成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