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应中
诗句原文与译文对照分析赏析《集陈辅德候潮亭闻洪孺成出都》 1. 诗句原文 百尺楼前花欲飞,天涯游子竟谁依。春风西北无消息,海色东南有是非。白璧此时还按剑,黄河落日易沾衣。共言骏骨千金尽,不信骅骝志独违。 2. 注释详解 - 百尺楼:指高楼,象征高耸入云的建筑。 - 花欲飞:形容花儿即将盛开或已经盛开,暗示春天的临近。 - 天涯游子:形容四处流浪或漂泊的人,表达对游子的同情。 - 春风西北无消息
【注释】 怀仲弟用登:怀念仲弟,用登即登高。 王孙春草竟如何:王孙指春天的游子,春草指春天的野地。 鸰原落日迷芳杜,雁浦西风怨绿莎:鸰原指水边的原野,落日迷芳杜,意思是落日下芳草萋萋。 梦里青山空落泪,愁中白石共谁歌:梦中是青山空寂的景象,使人不禁落泪;愁中无人可与共歌,只能独自悲歌。 故园好为栽松菊,野兴年来五岳多:故乡的园林里,最好栽种松树和菊花,野外的兴致年年增加
【注释】 归路:指回家的路。萋萋(cī cī):茂盛。失旧蹊:失去以前走惯了的小路。鹧鸪(zhè gū):一种鸟,羽毛有黑、白、棕三种颜色,常在林中飞翔,因叫声“行行且止”而得名。向人啼:朝人啼叫。 【赏析】 《山行》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游山时所见所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山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plaintext短棹先君发,孤飞影自迟。 遥怜孤客路,独对远山眉。 错落灯前雨,悲凉别后诗。 春光随处待,不负蓟门期。 ``` 译文注释 - 短棹先君发:指船只因风力强劲而快速地离开,这里的“先君”暗示了某种离别的预兆或背景。 - 孤飞影自迟:诗人用“孤飞”形容自己如同孤单的鸟儿一样,在飞翔时身影显得特别迟缓,表达了一种孤独与无助的情感。 - 遥怜孤客路
【注释】 蓬亭:指江边的亭台。杪岁:暮年。蓬亭道:蓬帐般的亭台。暝色:傍晚的天色,指天色将晚。寒棹:指停泊在江边的小舟。乡心: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折:折断。长吟:长声吟唱,这里泛指诗歌创作。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暮年的登临感兴。首二句点明时令和登临的时间、地点,三、四句写登临所见之景,五、六句写因见而引起的情思,七、八句抒发了诗人的情怀。全诗写得清丽自然,意境深远。 “杪岁蓬亭道,临流眺夕阴
琅琊山景秀丽照滁州,乘兴游玩次第游。 揽辔飞泉随马足,开樽明月出峰头。 诸天上下慈云合,万壑烟岚古树浮。 欲到穷崖问遗迹,断碑芜没不知秋。 注释:琅琊山的景色秀美,照耀着滁州的大地,我趁兴游览,按次序地游玩。 我手握缰绳,让马奔跑在飞流直下的泉水旁;我打开酒坛,把皎洁的月光从峰顶捧出。 天空中各种神仙都在施舍慈祥的云雾,万壑之中弥漫着烟雾,那古树倒映在水波里。 想要到达悬崖尽头去探寻遗迹
百尺楼前花欲飞,天涯游子竟谁依。 春风西北无消息,海色东南有是非。 白璧此时还按剑,黄河落日易沾衣。 共言骏骨千金尽,不信骅骝志独违
忆别池塘秋又过,王孙春草竟如何。 鸰原落日迷芳杜,雁浦西风怨绿莎。 梦里青山空落泪,愁中白石共谁歌。 故园好为栽松菊,野兴年来五岳多
琅琊山色照滁州,乘兴因君次第游。 揽辔飞泉随马足,开尊明月出峰头。 诸天上下慈云合,万壑烟岚古树浮。 欲到穷崖问遗迹,断碑芜没不知秋
杪岁蓬亭道,临流眺夕阴。 碧云千嶂合,暝色一江深。 客思催寒棹,乡心折暮砧。 远天无限意,聊自发长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