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荃孙
《霍州道中八首·其一》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古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语言,展现了霍州道中的壮丽景色。下面是诗句、译文、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 一层云闲一层峰:形容山峰层层叠叠,云雾缭绕,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 峰影不如云影浓:比喻山峰的影子在云雾中显得模糊不清,不如云雾那样鲜明。 - 忽地风吹云尽散:突然一阵风来,将云雾吹散,展现出清晰的山峦。 - 马前了了翠芙蓉
松滋道中 万顷烟波夕照迟,布帆安稳过松滋。 渔歌猎响都萧瑟,忆否松滋绝妙词? 注释解析: - 万顷烟波夕照迟:形容晚霞映照下的湖面上,雾气蒸腾,烟雾缭绕,水面宽阔无边如万顷之广。 - 布帆安稳过松滋:指船只平稳地在松滋江上行驶,布帆象征着平静和稳定。 - 渔歌猎响都萧瑟:描述了渔民捕鱼时的歌声和猎户打猎时鸣响的器具,声音凄凉、哀婉。 - 忆否松滋绝妙词:表达了对松滋地区独特诗词的怀念
题江郑堂募梓图四首 破屋寒檠自著书,书多金少计何如? 画师代觅求金术,手写新图仿募驴。 注释:在破旧的房子里点着一盏昏暗的油灯,自己动手写书籍。但因为资金有限,所以想知道这样的计划是否可行。请画师帮忙寻找赚钱的方法,画师却建议我仿制募驴图进行出售。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仍然坚持自我、勤奋读书的精神。虽然条件艰苦,但诗人依然坚持自学,不为生计所迫
注释: 红桥西畔谒鳣堂,为语传经事较详。 太息令威已仙去,笛声哀怨起山阳。 释义: 在红桥的西畔拜访鳣堂,询问传经的事情比较详细。 叹息令威已经化为神仙离去,那悲凉的笛声在山阳回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名叫江郑堂的人的诗歌作品进行点评和赞赏的作品。诗人首先描述了自己到访江郑堂的场景,表达了对江郑堂诗歌的欣赏之情。接着,诗人感叹令威已经化为神仙离去,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无奈。最后
【注释】 沌中:地名,今安徽望江县。杂诗四首:作者自序云:“此杂诗四首,盖取于《楚辞》、《古诗十九首》、李商隐诗也。” 湖云:湖水上的浮云。湖云吹散,指天晴。远天澄:天空湛蓝,清澈透明。 打稻:在稻田里插秧。村前:村庄的前面。趁:赶得上。晚晴:傍晚时天气晴朗。 一缕柳丝红不定:一缕细长的柳树枝条因受风而摇摆,颜色由深变浅,好像红色没有固定的位置一样。夕阳犹傍远山明:太阳还照耀着远处的山。 赏析:
《沌中杂诗四首(其四)》是清代末近现代初诗人缪荃孙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 第1句:“眉山浅画髻云梳,生小鱼娃惯水居。” - 释义:眉毛被简单地梳理成云朵状的发髻,小鱼儿们从小就在水里长大。 - 注释:这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人物的外貌和生活环境。 - 赏析:这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人物的生活状态和环境特征,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画面中的意境。 - 第2句
霍州道中八首 土岭层层稳结庐,流水活活暗通渠。 译文: 在土岭上层层叠叠地建起房屋,流水潺潺暗地里通向田间的沟渠。 注释: 1. 土岭层层稳结庐:土岭上层层叠叠地建起了房屋,给人一种稳固的感觉。 2. 流水活活暗通渠:流水潺潺地暗地里通向田间的沟渠,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田家风景清如此,笑问征人如不如? 译文: 田野间的风景如此清新,让我忍不住询问那些在外奔波的人是否值得。 注释
这首诗的注释是: 沌中杂诗四首,是苏轼的《东武诗》之一。这组诗共四首,写山湖之景。 第一首:“山湖西去接长湖,湖外山痕淡欲无。” “山湖西去”,指的是山和湖的西边相接。“接长湖”,即山湖与长湖相接。“湖外山痕淡欲无”,描绘了山湖之间的景象。这里的“淡”字形容山湖之间的景色,给人一种淡雅、清逸的感觉。 第二首:“古木两三茅屋小,湖村小景付倪迂。” “古木两三”
何粉荀香顾影怜,翰林年少望如仙。 小冯若不投阉党,迟入黄扉只数年。 这首诗的意境深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政治和人物的独特见解。诗中通过对“何粉荀香”和“翰林年少”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理想与追求的人物形象。然而,现实的政治环境和个人的选择使得这个人物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只能寄希望于未来。通过这一历史背景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首句释义:“霍山万叠翠钩连,上有苍松不计年。” - 关键词解释: - “霍山”:指的是位于中国山西省的霍山。 - “万叠翠”:形容山峰连绵不断,层层叠叠,翠绿欲滴。 - “钩连”:此处形容山势陡峭,形态各异。 - “苍松”:表示山上生长着许多苍翠的松树。 - “不计年”:指这些松树生长了很长时间,仿佛没有计算过年份。 - 诗意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