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荃孙
逐句释义: 1. 回帆西上快扬舲,沌口烟波接渺冥。 - 回帆:指船只返回时扬起的风帆。 - 西上:向西行进。 - 快扬:迅速扬起。 - 舲:小船。 - 沌口:指的是沌水入长江的地方,即沌水口,一个地名。 - 烟波:指烟雾弥漫的江水。 - 接渺冥:与遥远的天空相接。渺冥,形容天空辽阔,无边无际。 2. 入蜀重翻放翁记,云山到眼似曾经。 - 入蜀:进入四川。 - 重翻:重新翻阅。 - 放翁:陆游的字
【注释】 水田:指稻田。旱作:指在旱地上种植的作物。麦:一种粮食作物,又称冬小麦。荞子:一种粮食作物,荞麦的种子。桑叶:一种植物,供养蚕用。平阳:古地名。 【赏析】 首句“水田种稻旱种麦,低岭种荞高种桑”。写平阳人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耕种方法;既种水稻,又种麦子;在山岭地区只种荞子和桑树。 次句“一种土风淳且朴,臣居原是古平阳”。写平阳民风淳朴,朴实无华,而自己又是平阳人,所以对家乡十分熟悉
【注释】 横汾:即横桥,地名。在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河山:指黄河与华山,这里代指国家山河。 赏析: 首句写诗人从霍州出发,经过横桥继续前行,秋风劲吹,大雁南飞,似乎连天地间的英雄也随秋风去了。这两句以“一曲横汾”领起全诗,写出了诗人行经霍州的所见所感。 “汉家天子自英雄”,点明此行的目的是要追随汉高祖刘邦的足迹,去追寻英雄的踪迹。“汉家”二字暗指诗人的身世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部分的内容进行归纳分析。 “阶州营次呈周渭臣军门”意思是:军营里人声寂静,大旗在秋风中显得凉快。陇右的山水景色气势磅礴。万马无声秋月皎洁,催我吟诗以补菊花酒。 “陇右山河气莽苍”意思是:陇右一带山峦叠嶂,河川纵横,气势雄浑而苍劲。 “万马无声秋月皎,催诗更补菊花觞”意思是:万马无声,秋月明亮,催促我吟诗
注释:霍州道中八首 韩侯岭上战云缭绕,韩侯岭下枯草泛黄。 行人下马参拜祠宇,肃穆的风声吹拂着残阳。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韩侯岭上的所见所感。诗中以“韩侯岭上阵云苍,韩侯岭下衰草黄”为起兴之笔,勾勒出一幅辽阔的山水画卷。诗人用“韩侯岭上战云缭绕,韩侯岭下枯草泛黄”来表达自己在这片土地上的感受。他看到山岭之上战云翻滚,而山下则是一片枯黄的草地,这让他感到十分震撼。 当他下马参拜祠宇时
【注释】 霍州:今山西省霍县。道中:在道路中。八首:这是组诗的总题,共八首。 崎岖:形容山路高低不平。 篱笆、茅舍:指农家的简陋住所。 扶疏:枝叶繁茂的样子。 粟花:一种野生植物,开小白花。 【赏析】 此诗是写山野风光的。诗人由晋入冀,途经霍州一带,所见所闻,都给诗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笔下的霍州,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第一句,“路半崎岖壁半斜”,描绘出一幅山势曲折、峰峦叠嶂的画面;第二句
题竹垞图 后人慕古屡增修,故址流传二百秋。 刘井柯亭俱蔓草,何人道古访瀛洲。 注释: 1. 后人:指后世的人们。 2. 慕古:对古代文化、艺术或历史遗迹的崇拜和追求。 3. 屡增修:多次修复或修缮。 4. 故址:原来的建筑或地方。 5. 流传:流传至今。 6. 二百秋:两百年的时间。 7. 刘井:可能是一个地名或特定的地点名称。 8. 柯亭:一种古代园林中的凉亭建筑。 9. 蔓草
鹧鸪稳住绿槎枒,目极山巅更水涯。 听遍声声行不得,可知奔走已无家。 赏析 《岳阳道中四首》是清代诗人缪荃孙的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沉的人生感慨。诗的前两句“鹧鸪稳住绿槎枒,目极山巅更水涯”描绘了一只鹧鸪稳稳地停留在绿叶之上,目光远眺,越过山川直至远方。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后两句“听遍声声行不得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佳节焚香礼斗坛,何如我辈尽馀欢。 - 佳节(美好的节日):指九日重阳节,古代重要的节日之一。 - 焚香:烧香祈福。 - 礼斗坛:在祭坛上供奉北斗七星,以示对天地的敬意。 - 何如我辈尽馀欢? 表达的是与同僚共度佳节、畅饮作乐的情景,表达了对这种聚会的珍视。 2. 但求酩酊知谁主,自诮疏狂不称官。 - 酒醉:形容饮酒至醉的状态。 - 酩酊(mǐng dǐng)
【解析】 此诗是诗人游览眉州西湖时所作。“波犹绿”指玻璃江水碧绿,说明天气晴朗。“难觅”即不易寻觅,意谓游人如织。“欲起坡公重问讯”的“坡公”,指苏东坡。“坡公重问讯”,言及当年东坡曾在眉州任知州时与友人相约重游西湖的情景。“此闲应不羡西湖”,意谓今日之景,实胜过当年之游。 【答案】 ①玻璃江上波犹绿:眉州玻璃江上的江面依旧碧波荡漾。②难觅玻璃酒一壶:很难找到一壶美酒来品尝。③欲起坡公重问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