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荃孙
【解析】 “断峡虹桥跨”意思是:断崖峡谷中,一座彩虹横跨。“乱山云锦张”意思是:群山如锦绣般铺展,云海翻滚。“深潭半青黑”意思是:深潭一半被青色覆盖。“古树杂丹黄”意思是:古树交织着红色的、黄色的花朵。“久堕微尘劫”意思是:很久以来一直沉沦在世俗的纷扰中。“难开说法堂”意思是:难以打开讲道的殿堂。“诸天图象在”是说佛陀的画像和经卷遍布天下。 【答案】 译文: 断崖峡谷中的彩虹横贯其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出自《题龙树寺名流高会图二首》。诗的原文为: 卅载重洄溯,名流剩几人。 呕心工著述,屈指半沉沦。 坛坫谁推毂,山河感吐茵。 龙门犹在望,翘首楚江滨。 逐句翻译如下: - "卅载重洄溯":三十年来,我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回顾和思索。 - "名流剩几人":现在能够称得上名流的人已经不多了。 - "呕心工著述":我费尽心机努力写作。 - "屈指半沉沦":我屈指算来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名士多于鲫 - 此句形容名流如鲫鱼般繁多,意在强调其众多。"鲫"是古代对鱼的称呼,比喻为多。 2. 长安望若仙 - "长安"指唐代的首都长安,此句表达诗人看到长安的景象如同仙人一般令人神往和美丽。"望"在这里意味着观看,"若仙"则形容非常美丽、超凡脱俗。 3. 缅怀高会日 - 怀念过去盛大聚会的日子。"缅怀"指的是回顾和思考过去的事件或时光。 4. 犹是中兴年 -
诗句释义: 1. 五岭归来客: 这里的“五岭”,通常指南方的五座大山,即越、桂、融、贺四州以及连州的北界,这五岭是古代南方通往中原的主要通道。"归来客"指的是诗人从这些地方返回后的心情。 2. 三江乱定身: 三江可能是指长江、珠江和闽江等南方的主要河流,"乱定身"表示诗人因战乱而被迫离开故土,现在回归平静,感到安定。 3. 旅怀长磊落: 这句中的“磊落”指心情开阔、坦荡
诗句解析 1 渤海迎西邸:这句描述的是渤海国迎接唐朝的使者,并为他们提供住所。"渤海"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古代民族,位于现在的辽宁省一带;"西邸"则是指接待外国使节的地方。 2. 清河绍大宗:指的是唐朝在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地区继承了中原的政权。"清河"是当时的一个郡,这里指代唐朝对北方的治理。 3. 稚龄膺玉玺:描述了年幼时就被皇帝授予玉玺(代表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滆湖》一诗。全诗如下: 一碧到天际,西南望滆湖。 夕阳下高树,秋雪点残芦。 水市鱼虾贱,粳田雁鹜呼。 惭无王恽手,清景恐难摹。 注释: 1. 一碧到天际:形容湖水非常清澈,颜色如同天空一般。 2. 西南望滆湖:诗人站在某个地方向西南方向望去,目光所及之处是滆湖。 3. 夕阳下高树:傍晚时分,太阳即将落山,高高的树木沐浴在余晖之中。 4. 秋雪点残芦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大风雨中我泊船湖口,整天风兼雨,行舟十分艰难。潮声如雷,仿佛湓浦驿的钟鸣;云雾环绕,仿佛石钟山的山峰。我心怯而欲留,然而清游愿望却未能实现,被匡君所拒绝,未露出我的孱颜(软弱)。 诗的前两句写景,“尽日风兼雨”,天气恶劣,“行舟尺寸艰”,说明诗人在风浪中的狼狈处境和心情。后两句写诗人对匡君的不满,匡君拒他留宿。 全诗写得简洁明快,有波澜起伏之感
读史杂感四首 召祸同荣卓,神京幸瓦全。 阴谋邀解渎,孤注掷澶渊。 集舍长沙鵩,招魂蜀道鹃。 忠奸浑不辨,热血洒寒烟。 注释: - 召祸同荣卓:召来祸害与荣耀并存,指董卓的权势和名声。 - 神京幸瓦全:神都洛阳得以幸存,虽然有灾变(瓦全)。 - 阴谋邀解渎:用阴谋诡计来解除危机,指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 - 孤注掷澶渊:孤注一掷,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一次行动上。 - 集舍长沙鵩
夙抱纵横志,空言调护功。 惟闻谴萧傅,不见族江充。 吠犬声何急,伤麟道亦穷。 脱钩同畀北,挂席且徂东。 注释:我从小就有治理国家的雄心壮志,但只是空谈如何安抚百姓和处理国家大事。只有听说被萧傅所谴责的江充,却没有见到江充被族灭。狗吠的声音为什么这么急促,是因为保护圣上的圣道也被穷尽了。我要像张良一样脱钩而去,去北方隐居;也要像孔子那样挂上自己的帽子,回到东方去讲学。赏析
【注释】1.共擅昭阳宠:《汉书》载: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体态轻盈,善舞“凤”,其妹妹赵合德则善歌“赤凤”。2.长门:指汉武帝陈皇后失宠被废,幽闭于长门宫。后因以“长门”借指被弃的女子。3.艾:同“刈”,割。4.咨嗟:叹息。 【赏析】《读史杂感四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组诗作品。此组诗共四首,每首都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寄托了他对于现实生活的期望。这组诗歌中,李商隐运用了许多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