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逊兰保
暮春即事 昼静兰闺午梦迟,困人天气正斯时。 日移绿荫遮书案,风送红英到砚池。 缩地有方应借画,留春无计只哦诗。 安排清簟疏帘处,伯姊相邀一局棋。 注释: 1. 昼静兰花闺的午梦:指在午后安静地坐在房间里做梦。 2. 困人的天气:形容天气闷热或潮湿使人感到不适。 3. 绿荫遮书案:指绿树的阴凉遮盖了书桌。 4. 风送红英到砚池:风吹落花瓣落在砚台上,形成一种美景。 5. 缩地有方应借画
《春午》 小阑干影日迟迟,一派春声鸟语知。 绣罢绿窗人意懒,碧云天外漾游丝。 注释: 小阑干:栏杆。 绣罢:刺绣完毕。 游丝:指飘动在空中的细丝,这里指风筝。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首句写日影在小栏杆上慢慢移动,仿佛在欣赏着春天的气息;次句写春天的声音和声音中传来的鸟鸣,使人们知道现在是春天;第三句写刺绣完毕之后,人们的心意都变得慵懒,没有心思做任何事情
注释:我闲来无事,反复吟诵这一句诗,却费尽心思去推敲。喜欢月夜的美景,却又担心树影与月光交错在一起,让人感到不舒服。于是我试着走到画阁旁斜过,发现一只宿蝶正在花梢上翩翩起舞。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小诗。诗人以闲居无聊的心情,对诗句“爱月翻嫌树影交”,反复斟酌,终于在月色和树影的交错中找到了美感,表现出一种闲适而惬意的心情。最后两句是写自己来到画阁旁斜处,看到一只宿蝶在花梢上翩翩起舞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春日三首-诗的标题,共分为三部分。 - 庭院初晴有暖香:描述庭院在春日阳光下,初晴时分散发的温暖香气。 - “庭院”:指作者所在的环境。 - “初晴”:春天的天气晴朗。 - “有暖香”:有温暖的气息。 - “庭院初晴有暖香”: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氛围。 2. 纸鸢一线曳韶光:描述纸鸢在空中飘动,仿佛是一道光线。 - 时原可乐花含笑:描述了春天的原野上,花朵盛开,含笑。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语言表达的连贯性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作答即可。 小榻松阴坐午凉,游丝暗罥柳丝长。 (注释)小榻:小床。松阴:松荫,即松树的树阴。坐午凉:夏日中午乘凉。游丝:风中飘荡的蛛丝。暗罥(juàn):缠绕。柳丝长:柳条长长地垂下。 一晴未觉蔷薇放,隔著纱窗偶送香。 (注释)蔷薇:蔷薇花。隔著纱窗:隔着纱窗。偶送香:偶尔散发出香气。 赏析
【注释】 初夏:指初夏季节。 蛛网:蜘蛛织成的网。添丝:增加丝线。 鹊(què)斗巢:喜鹊在筑巢,用树枝相互勾连。 层:层叠的树木。中交:交错在一起形成一种景象。 培花养鹤:培养花朵,饲养鹤鹑(鹌鹑)。 闲:闲暇的意思。 坐把群芳谱自钞:坐在旁边看着花儿们自由自在地开放,自己动手记录下这些美好的事物。 谱:书写、绘画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初夏景色的小诗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读罢闲将绣枕欹,书声歇处漏声迟。 - 关键词解释: - "读罢闲将绣枕欹": 读罢书后,我随意地斜靠在绣有花纹的枕头上。 - "漏声迟": 指古代计时方式中的漏壶滴答声延迟了。 - 诗句赏析: 诗人在读书之后,感到有些疲倦,便斜倚在绣着花朵图案的枕头上,等待时间流逝,这反映了他沉浸在书本世界中的宁静和满足感。而“漏声迟”则增添了一种静谧的氛围,暗示了夜晚的寂静时刻。
【注释】: 偶成:偶然写成的作品。暑退新秋至,风清气爽天: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凉爽的新秋天来到了,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绣馀拈笔墨,花影到窗前:用刺绣剩下的丝线拈着笔和墨,看到窗外的花影子映在窗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天的一个闲暇日子里,随意吟成的作品,体现了他闲适的心情和对自然之美的喜爱。首句“暑退新秋至”点明了时令,即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凉爽的新秋天来临了,暗示着诗人心情的轻松愉快
春日三首 乍暖天教雨住凉,闲来只觉昼偏长。蜂怜露重迟归户,燕趁风微低度墙。作画每教衣染墨,折花赢得袖馀香。一春细较浑无事,且作寻题觅句忙。 注释:春天到来时,天气变暖了,原本应该下雨的,却因为天气变暖而停止下雨。闲暇的时候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蜜蜂喜欢露水重,所以回来得晚一些;燕子趁着风轻,飞得低一些。画画的时候,衣服会被染上墨水;折花的时候,衣袖会留有余香。春天的时候,虽然很多事情都显得没有意义
成趣园夜坐 林壑杳以深,拂石坐忘冷。 凉月不亲人,孤松转清影。 注释: 成趣园夜坐:在成趣园的夜晚坐着。 林壑:山林和山谷,指自然景色。 杳以深:深邃而幽静。 拂石坐忘冷:坐在石头上,忘记了寒冷,仿佛被凉爽所包围。 凉月:清凉的月亮。 不亲:不亲近,不被吸引。 孤松:孤独的松树。 转清影:转动着清晰的影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成趣园夜晚独自坐着的情景。他坐在深深的山林和山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