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怀珍
诗句解读 1 轻舟一棹入湖西,和尔行吟过白堤。 “轻舟一棹”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湖面上,一只轻巧的船儿悠然划过的场景。“和尔行吟过白堤”中的“和尔”可能是指同伴,也可能是泛指周围的自然环境,而“行吟”则暗示了一种悠扬的诗意生活状态。这里的“过白堤”指的是诗人行走在杭州西湖的苏堤之上,与友人一同吟咏,享受着诗和远方的美好时光。 2. 宿雨画桥烟水碧,空山乔木鹧鸪啼。
【注释】 1. 蒋恭亮:人名。东台:地名。 2. 白日欲落风在林,前啸狐狸后悲禽——诗人看到太阳快要下山,风吹过树林,前面有狐狸在嗥叫,后面有鸟儿在哀鸣。 3. 问子行役向何所,大江自北黄河南——诗人问蒋恭亮去哪里?他要去的是大江南岸的黄州。 4. 江水东入海,河流日澎湃——长江向东流入大海,水流汹涌澎湃。 5. 河伯何不仁,屡作人民害——河神为什么不仁义?为什么经常给老百姓带来灾祸? 6.
冯唐墓 汉代名臣墓,风前立马看。 残碑荒藓合,古木野云寒。 流滞年华促,明良际遇难。 挥鞭行不得,回首望长安。 译文: 汉代名臣的墓地,站在马前眺望。 残破的墓碑与生长的青苔相融合,古老的树木和飘浮的云朵显得格外寒冷。 岁月匆匆流逝,国家遭遇了困难时期。 挥动马鞭想要前行却无法前进,只能回头望向长安(当时的都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过去历史人物的怀念和感慨之作
白日欲落风在林,前啸狐狸后悲禽。问子行役向何所,大江自北黄河南。 江水东入海,河流日澎湃。河伯何不仁,屡作人民害。 君不见今年六月黄河决,生灵百万皆鱼鳖。况复干戈海内多,江淮浩浩常流血。 我已轻出子复尔,掺执子袪不可说。吁嗟岁阑风雪寒,长途愁子衣裳单。 樽前强起互相酌,为子高歌《行路难》。歌成予亦从此去,回首江南渺烟树
轻舟一棹入湖西,和尔行吟过白堤。 宿雨画桥烟水碧,空山乔木鹧鸪啼。 吾曹啸傲仍诗酒,大地兵争日鼓鼙。 凄绝长河控南北,登高雪涕为群黎
汉代名臣墓,风前立马看。 残碑荒藓合,古木野云寒。 流滞年华促,明良际遇难。 挥鞭行不得,回首望长安。
吴怀珍(1724—1803年),字仲华,号少阳,清初著名诗人。他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在书法、茶艺等方面也有卓越的建树。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涵盖诗词歌赋以及对古今文化的广泛涉猎和评论,并被誉为清代文人中的“笔翰英杰”
吴怀珍(1724—1803年),字仲华,号少阳,清初著名诗人。他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在书法、茶艺等方面也有卓越的建树。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涵盖诗词歌赋以及对古今文化的广泛涉猎和评论,并被誉为清代文人中的“笔翰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