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与求
下面是对《秋怀二首》逐句的详细释义和赏析: 1. 诗句原文: 庭柯脱翳叶,归翼断经过。 水槛清渔罟,风棂响药罗。 傲霜荷柄少,团露橘丛多。 秋色遂如此,愁成今几何。 2. 译文: 在庭院里,树枝上的叶子被秋天的光芒照耀得透亮,仿佛要摆脱那些遮蔽它们的树叶一样,而归巢的鸟儿也停止了鸣叫声,飞过了我的门前。水面上,渔网清晰可见,鱼儿游动时带起的水花就像药罗(一种古代捕鱼工具)发出的声音一样
【注释】 刘殿院:指唐代名相刘禹锡。刘禹锡在唐穆宗时曾为监察御史,因参与政治斗争被贬为朗州司马。《唐诗纪事》记载他“好聚书,有‘书巢’之号”。 依(yī):依靠,倚仗。 自昔:从古以来。暗中人:指善于记性的读者。易记:容易记住。 名下士:指那些博学多知的人。 给事:指唐代的中书舍人。中郎:指晋代的文学家张华。异书:指珍奇的书籍。 牙签:《宋史·艺文志》记载:“牙签,以木为之,上平刻书字,长四寸
报中有盛年休官者感而赋诗 中都如海士如鳞,乘雁双凫亦见驯。 林下已无长往客,江头谁伴独醒人。 因循傥使能成事,强健何须便乞身。 但喜高风激颓俗,要令钟漏一番新。 注释:报中的诗句表达了对那些在官场上沉浮、最终选择退休的人的赞赏。其中“林下”和“江头”分别指代隐居之地和饮酒之地,用以形容他们的生活环境。而“独醒人”则是指那些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不随波逐流的人
昔年 昔年寻贺老,同泛越溪航。 注释:昔日寻找贺知章,一起泛舟越溪航行。 译文:昔日我去寻找贺知章,和他一起泛舟在越溪上航行。 赏析:这是诗人回忆过去与好友一同出游时的情景,表达了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怀念。 2. 雨发千岩秀,风供五月凉。 注释:春雨润泽了千山万岭,山色更加秀丽;微风送来五月的凉爽,令人心旷神怡。 译文:春雨滋润着千山万岭,让它们变得更加秀丽;清风送来五月的凉爽
舟过荻塘 野航春入荻芽塘,远意相传接渺茫。 落日一篙桃叶浪,薰风十里藕花香。 河回遽失青山曲,菱老难容碧草芳。 村北村南歌自答,悬知岁事到金穰。 注释:野航:即小船。荻芽塘:指长有芦苇的池塘。远意:远去的人的情意。渺茫:无边无际。落日:夕阳落下。一篙:用船桨划一下。桃叶浪:桃花飘落在水中形成的波浪。薰风:温暖的春风。十里:形容距离远。河回:河流曲折回旋。遽失:突然失去。青:青山。菱老:菱角老了
【注释】 摵摵:象声词,形容风声。 沉李浮瓜:古代风俗,以瓜果解暑。 长年:年久失官。 癯仙:指苏轼。 集:会聚。 颓:倾倒。 泥金钗:用泥金装饰的发饰。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作者罢官后,寄给朋友蒋达可的一首应酬之作。首联写秋风秋日,庭院槐树在西风中摇曳生姿;第二联写自己对官场厌倦,宁愿退隐山林;第三联写自己对友人的思念;最后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祝愿和思念之情。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
【注释】 野外:山野。 罕:少。 绿节:指菜园中新长的蔬菜。 黄团:即糯米糍粑,用黄米做成的点心。 日落:太阳落山。 归牛近:归牧的牛靠近。 宿鸟:傍晚归巢的鸟儿。 儒酸:读书人的酸甜苦涩之味。 【赏析】 《山中杂曲》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第二首。此诗是作者在山中隐居期间所作,表现了作者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思想境界。全诗以写景为主。首二句写山野之中,人迹罕至,生活简朴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分析概括诗歌内容要点、思想情感或语言特色。注意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来理解。“十年劳远梦”是说远离家乡,十年间一直思念着故乡;“今日又征鞍”“风生麦浪寒”描写出征时天气寒冷、风大的场景;“飘零逢酒怯”写旅途中遇到酒就感到怯懦;“老老大别家难”
诗句解读 1 老觉交情重 - 这句话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朋友之间的情谊变得更加深厚。这里的“老”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而“觉”则暗示了这种变化的感知。 2. 贫知世路高 - 通过贫穷的经历,主人公意识到世间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或容易的。这里的“贫”指的是经济状况不佳,可能包括物质匮乏或社会地位低下;“世路高”则是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和人生道路的一种比喻。 3. 相看心已折 - 当两人相遇时
舟行 逗帆风借力,入坐水浮光。 村落知多少,邮亭自短长。 跳鱼吹暗浪,浴鹭耿残阳。 又是吾庐远,相看思渺茫。 注释: 1. 逗帆:让船帆迎风鼓起。 2. 入坐:坐下。 3. 村落:乡村。 4. 短长:长短,这里指距离的远近。 5. 跳鱼:跃出水面的鱼儿。 6. 浴鹭:洗羽毛的鹭鸶。 7. 相看:相互凝视。 8. 思渺茫:思绪遥远、迷茫。 译文: 船帆鼓满风,我乘船而行,水面泛起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