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遘
山光寺一首 高台已倾曲池平,江都宫殿野草生。 隋家事远不须问,淮南非复百年城。 注释: 高台已倾:形容曾经高大的宫殿现在已经倒塌了。曲池平:指原本是弯曲的水道现在已经变平了。江都宫殿:指曾是隋朝时期的宫殿。野草生:原本是皇家园林的地方长满了野草。隋家:指昔日的隋朝。事远:时间已经久远。不须:不必或不用。淮南:古地名,这里泛指古代的淮南地区。非复:不再是。百年城:指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古老城市。
注释: 长日阴阴雨与风,病夫高卧一舟中。 长日阴阴,即长日阴阴天;雨与风,即风雨交加;高卧,指躺在船上休息。 少年欢气谁能遏,纵走名园看落红。 少年的欢愉,谁能阻止?任意地行走在花园里,欣赏着落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游园的诗。首句“长日阴阴雨与风”,描绘了春雨绵绵的景象,给人以清新之感。第二句“病夫高卧一舟中”,则通过主人公“病夫”的身份,表现了他的悠闲自得和对生活的热爱
【注释】 春日:春天的日子。江东:这里泛指家乡,作者的故乡在江西。高斋:指高高的书房,斋,是学者读书的地方。生尘:生满灰尘。谢故人:感激老朋友。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首句“卧病江东又见春”,是说久居江陵(今属湖北),卧病在家已很久了,春天来了,又见到春景,自然高兴。次句“高斋长日坐生尘”,是说自己在书房里闲坐,长日无活动,所以尘埃积满了屋子。这两句是说自己久病卧床,无所事事
【注释】 滟滟春波绕廓回:滟滟,形容春水荡漾的样子。 飞花无数逐风埃:无数,多。 山阳:古地名,这里泛指山南地区。 病区区又到来:病区区,身体虚弱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春天的景色作为背景,写朋友远行的情景。首句写景,次句是说,友人在山南一带有许多老友,所以不远千里来此相会。“瘦马”三句,写友人远行的情况。友人身体虚弱,行走困难,但仍然要踏上征途。诗人用典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初晴池阁暖无尘,花落丝飞不避人。 - 注释: “初晴”指的是天气开始转晴,“池阁”可能是指一个池塘旁边的楼阁,“暖无尘”形容天气回暖后,空气中没有了寒冷和尘埃的污染,显得格外清新舒适。“花落丝飞”描绘了花瓣随风飘落的景象,而“不避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即使花瓣和飞絮落在人的身边也毫不在意。 - 赏析: 此句通过描述春日的晴朗天气以及花瓣和飞絮的自由飘落
注释: 1. 到淮南:指作者到达了淮南这个地方。 2.吴山已远见淮山,未觉风尘上客颜:在远处看到淮南的山水后,没有感觉到风尘满面。 3. 家在沧浪重回首,彷徉且作半年闲:我的家乡在沧浪,我再次回头时,只能彷徨地度过剩下的半年时间。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在湖南流浪时的诗作。首句“到淮南”,表达了诗人到达淮南的心情。次句“吴山已远见淮山”,表现了诗人远离故乡的感觉。第三句“未觉风尘上客颜”
七言西太乙宫致斋遣兴二首 城中暑雨方郁陶,城外秋风已萧瑟。 下马解衣高枕眠,惟恐祠官报归日。 注释: - 城中:城里。 - 暑雨:炎热的雨水。 - 方:正在。 - 郁陶:忧郁。 - 城外:城外。 - 秋风:凉爽的秋天。 - 已:已经。 - 萧瑟:形容声音凄凉悲切、气氛冷清。 - 高枕:枕头很高。 - 惟恐:唯恐。 - 祠官:古代负责祭祀的神职人员。 - 归日:回家的日子。 赏析:
注释:春日暖阳普照二月初,春风和煦百花竞相开。年轻人嬉闹追逐正适宜,何处传来欢快的歌声和马铃声?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氛围的诗。首句“春日融融二月晴”描绘了春天阳光明媚、气候温暖的画面。第二句“春风蔼蔼百花明”则通过春风的轻拂和百花的绽放,营造出了一个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春天景象。第三句“少年嬉逐正应急”表达了年轻人在这个季节里充满活力和欢乐的场景,他们嬉戏追逐,享受着青春的快乐
奉祠东太乙宫七首七言步虚辞二首《奉祠东太乙宫七首》是唐代诗人元稹的组诗作品。此诗是组诗的第一篇,写奉祠于玉京、金阙等神仙宫观时所见到的景象。 碧城绛阙半夜开,翠旗玉节相徘徊。 景光散堕灯火蔽,步虚一声天上来。 注释: 1. 碧城: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2. 绛阙:指神仙居住的宫殿。 3. 翠旗:指神的旗帜。 4. 步虚声:道家称神仙行走云间的声音。 赏析: 此诗为奉祠玉京
【注释】 西太乙宫:在陕西凤翔县。致斋:古代祭祀前斋戒沐浴,准备供品的礼制。遣兴:即打发时光。二首:指《七言西太乙宫致斋遣兴二首》共两首诗。沧浪:大海,这里借指江湖水路。 【赏析】 这两首诗是诗人在西太乙宫致斋期间所作,抒发了自己超然物外,归隐山林的心情。 其一 我来西郊已三日,超然便若与世违。 “我来西郊”四句:写自己来此西郊,心情十分宁静,超然于尘世之外,似乎已经和世俗隔绝了一般。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