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峄
【注释】 过百家瀼:指在百家渡口停留,渡过江去。百家渡:地名。 风雨:比喻艰难险阻。 扶衰:指年老体弱。上冢:到墓地扫墓祭祀先人,为尊者或长者扫墓。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四日至六日,此时天气晴朗温暖,草木葱荣,百花斗艳,春意盎然,故名“清明”。 江神:泛指水神。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百家渡遇到大风大雨,耽误了行程,不得不扶衰上墓,度过清明节的一天,并抒发自己对于世情人情的感叹。
【注释】 念昔:想起。扶衰:扶老携幼。见故城:回到故乡。敢期(yuē):岂敢希望。身见稍休兵:身体稍为恢复,可以罢兵。连年防患:多年防备祸患。浮家夜亦行:夜间也乘船出行。梦里不应追昨梦:梦中不应再追忆过去的事。生前聊复且偷生:活在世上姑且求得保全。妄情:虚妄之情或幻想。 【译文】 回想当年扶老携幼离别故城,哪里敢希望身体稍为恢复就罢兵? 多年来防备祸患秋更深更急迫,这节度临时浮家夜也不停止前行。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意思判断正误并赏析。“疾风欺雨透蓬船,拥被和衣昼亦眠。”“疾风欺”“侵”“雨透”“蓬船”,是一幅风雨交加的景象,但诗人却以“蓬船”作舟,“疾风欺”“侵”“雨透”而不觉其苦,可见其心境之宁静。“拥被和衣”写诗人在恶劣环境中的舒适感受:“昼亦眠”表明作者虽身临险境,但泰然自若。 【答案】 译文:狂风暴雨肆虐着小船
【注释】 政欲相携紫翠间:政,你。欲相携,想要在一起。紫翠间,指山间的紫色植被。 不堪风雨径催还:不堪,不能承受。径,小路。催还,使……返回。 何時更上月华阁:何時,什么时候。月华阁,即月华洞。 细认真山与假山:细,细致。认真,仔细地观察。 【赏析】 此诗描写游慧聚寺时的心情。首句写诗人要与仲南弟在山间游览,但因风雨交加,不得不匆匆而归。第二句表达了作者对这次出游的遗憾之情
念昔扶衰别故城,敢期身见稍休兵。 连年防患秋更急,此节浮家夜亦行。 梦里不应追昨梦,生前聊复且偷生。 空中鸟迹谁能记,万古由来一妄情
疾风欺雨透蓬船,拥被和衣昼亦眠。 儿女登临馀脚力,更随明月绕山前。
政欲相携紫翠间,不堪风雨径催还。 何时更上月华阁,细认真山与假山。
风雨留人阻去程,扶衰上冢过清明。 百家瀼里犹掀簸,那得江神不世情。
胡峄是宋代的诗人,以其淡泊名利和与家人、朋友之间深厚的感情纽带而闻名。 字仲连,号如村老人。他的生平资料表明,他生于1066年,卒于1144年。作为宋代诗人,胡峄的生活背景与当时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宋徽宗时期的动荡不安为文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来表达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看法。胡峄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性情,还折射出当时的社会风貌
胡峄是宋代的诗人,以其淡泊名利和与家人、朋友之间深厚的感情纽带而闻名。 字仲连,号如村老人。他的生平资料表明,他生于1066年,卒于1144年。作为宋代诗人,胡峄的生活背景与当时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宋徽宗时期的动荡不安为文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来表达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看法。胡峄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性情,还折射出当时的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