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朋说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表达的简炼与生动的能力。 “蹑屐”,古代的一种鞋子,用木头制成,上宽下窄,形似屐,穿在足上。“日看花”,即每天观赏花朵。“桃李”,指桃花和李花。“属”,归属,属于。“千红万紫”,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或比喻事物繁多而繁华。“争妍媚”,都竞相妖艳可爱。“青松”,指松树,常绿乔木。“耐岁华”,经得起岁月的磨砺。译文:穿着木屐山间步行每日欣赏花儿
木槿花 《木槿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此诗描绘了木槿花在夜晚绽放,在早晨凋谢,其花色如秋露一样清新。同时,它也表达了对人间纷争的厌恶,认为它没有必要与当年的杨贵妃相比。 译文: 夜幕降临时,木槿花开始开放,清晨时分又悄然凋谢。它的花色如同秋天的露珠一般清新。这种植物在夜晚绽放,在清晨凋谢,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注释: 1. 夜合:一种植物,其花色如秋露般清新。 2. 朝开夜落:白天开花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要结合全诗来理解。“柳塘花坞矮垣墙”“天理流行随处见”两句写景,“帘卷东风”“盈虚伸缩可消详”是抒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答案】 译文: 柳树成行,花木成列,矮小的院墙;春风轻轻吹来,把庭院中的青草也染上了芳香。春天的气息到处都可见,天地万物都在运动之中;一切都有盈有亏、有张有弛,都可以从变化中领悟到道理。 赏析:
【注释】 娇姿艳质:娇媚的体态和艳丽的容颜。 号花王:被誉为“花中之王”。 魏砌姚阶:指唐代诗人魏野、姚合,他们都是长安人,故以魏、姚指代长安。 羡紫黄:羡慕紫色和黄色。 扶桑:传说中东方的一棵神树。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牡丹的美丽和高贵,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赞美之情。首句“娇姿艳质号花王”直接点明了牡丹的美丽和高贵,用“号花王”一词,突出了牡丹在花中的王者地位,也表现了诗人对牡丹的赞美之情
注释:画阑倚玉对偎红,芍药花盛开,艳丽动人。自笑主人无个事,年年携酒祝东风。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芍药花开的美丽画面。首句“画阑倚玉对偎红”形象地描绘了芍药花盛开的景象,画阑、倚玉、偎红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芍药花的色彩和形态。第二句“娜袅翻阶放艳秾”进一步描绘了芍药花的娇艳动人,娜袅、翻阶、放艳秾等词语生动地传达了芍药花的生命力和美丽。第三句“自笑主人无个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的感慨
【注释】 ①岧峣(yáo yáo):高峻、陡峭。 ②妖红:指艳丽的红花。 ③潋滟:水波荡漾的样子。 ④天机:天上的云彩。 ⑤宅畔:住宅旁边。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山中的景色,诗中用“春山吟”作题目,说明作者对春天山景的赞美之情。 首句“春山吟”,点明主题。诗人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春山图,山巅上嫩绿色的树叶间点缀着鲜艳的花朵(妖红)。碧绿的树枝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
诗句释义: - 司晨兼五德:这里的“司晨”指的是鸡的鸣叫,象征着早晨的到来。同时,“五德”可能指的是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五种德行,这里可能指代着鸡的五种不同鸣叫方式。 - 曾伴宋宗窗:这句话中的“宋宗”可能是指宋朝的皇帝,而“窗”则可能指宫廷中的窗户,这里的描述可能是说鸡曾经伴随宋宗在宫廷中生活。 - 日攘能防慎:这句话中的“日攘”可能是指对太阳的遮挡(例如,使用窗帘或屏风)
【注】:敬斋吟:诗中“恭己”是自谦语,意指要谨慎行事;“存养”即修养。“四端”即《大学》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克念:克制自己的意念,也就是克制私欲。作圣:做圣人,即成圣。抑何难:有什么困难?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要谨慎行事,修养身心,克制私欲,这样才能成为圣人。 译文: 恭敬地对待自己,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用尊敬来充实内心的美德。 唯有狂放的人才能克制自己,追求圣人之道并不困难。
【注】竞:争奇斗艳;妍:美好。 霜寒摇落时,独秀何如尔:在霜雪凌厉之际,百花凋零的时候,它还是傲霜凌寒,独自盛开着。 译文: 各种花卉都争着向人们展示它们的艳丽色彩,它们各自芬芳美丽,互不相让。但到了霜冷天寒,百花凋落的时候,只有菊花还在傲霜凌寒地绽放。 赏析: 这首诗以“菊”为题,借咏菊来抒写自己的抱负和情操:诗人在众花皆萎靡不振、凋谢零落之际,依然傲然挺立,不屈不挠,不畏严寒,独自开放
注释: 戒:告诫;五荒:五种荒淫的行为。重色:沉湎于女色。耽:沉溺。 禽:指鸟兽。荒:荒淫、放荡。迷不返:不能回到正路上来。亡:败亡。 赏析: 这首诗是告诫世人要警惕五种荒淫行为,不要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否则会败亡家业。诗中以禽荒迷不返为喻,警示人们要有自制力,不要沉迷于享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