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朋说
【注释】 彤云:红彤彤的云彩。六出:指雪中出现六种花状的结晶,因雪花晶莹如花,故称“六出”。 广文君:即郑玄,东汉经师,精通《三礼》,著有传注。 毡(zhān):用羊毛或羊皮制成的垫子,供人坐卧或驮运物品。 【译文】 彤云笼罩着大地,六出纷飞舞漫天。 却笑那些在官舍里坐着暖和的郑广文,严寒时节哪能安坐毡?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冬日大雪,描绘了一幅壮美的景象,并巧妙地以郑广文自喻
【注释】 1. 赏松吟:咏颂松树的诗 2. 岩谷虽芜:指荒凉的山谷 3. 松尚存:指松树依然存在 4. 溪门僮仆:山间的小童仆 5. 伺朝昏:伺候早晚 6. 林泉清兴:以山林泉水为背景而兴起的兴致 7. 真飘逸:非常飘逸 8. 月满轩窗:月光照亮了窗子 9. 酒满樽:酒杯中斟满了酒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山间赏松时所写。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山间观赏松树,感受其清新脱俗、飘逸洒脱的境界
【注释】 新秋即事:即景抒情。 高柳:指高高的柳树。 噪:发出声音,形容鸣叫。 庭馆:庭院的楼阁。 金井:古时以金为饰的井栏。 不堪:无法忍受。 【赏析】 《新秋即事》,写深秋时节的景色和情意。前四句写秋声、秋色、秋物;后四句写触景生情。全诗语言质朴,意象清新,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开头两句“池塘高柳噪新蝉,庭馆秋风初入弦”,描写了一幅秋日池塘高柳鸣秋蝉
注释:夜合花在清晨时分开放,小池亭沐浴在晓晴之中。幽人在月下饮酒赏景,吟诗作乐更加清静愉悦。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首联“夜合花开放晓晴”,点明时节是秋天,诗人于小池亭中欣赏夜合花开。颔联“凉飙新爽小池亭”,以清新的秋风扫去池亭里的暑气,让人感到心旷神怡。颈联“幽人雅称林泉兴”,写出了作者对林泉生活的向往和爱好。尾联“弄月吟风乐更清”,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在月光下饮酒、吟诗、作乐的情趣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审题,明确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种桃吟”的意境,注意要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进行赏析。 本诗首句“分种玄都观”,交代了作者种植桃花的缘由;第二句“移根出武陵”,则表明了作者对桃花移植的地点,同时暗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第三句“河阳花满县”,描绘出了桃花盛开的景象;尾句“曾历避狂秦”,写出了桃花曾经经历过战乱之苦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和情感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时,首先读懂全诗,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进行赏析。 “放鹤空庭竹似宾”,意思是:庭院中竹子像宾客一样悠闲自在。“宾”字是虚指,即主人,此处是借指竹。这一句写出了竹子在诗人心中的高洁形象。 “轻风晴日绿筛金”,意思是:在晴朗的天气里轻风吹过,阳光下竹叶如筛子一般,筛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芒
幽居吟 种竹为垣护草堂,面山临水纳幽芳。 从容泉石无牵绊,不似从前志庙廊。 注释: 幽居:隐居的居所。 种竹为垣:在墙壁上种植竹子。 护草堂:保护草堂。 面山临水:面向山脉,面临水域。 纳幽芳:接受幽美的芳香。 从容:悠闲自得的样子。 泉石:指山中清冽、秀丽的泉水与奇形怪状的石头。 牵绊:束缚、限制。 不似从前:不像过去的样子。 志庙廊:立志建功立业于高官显位。 赏析:
【注释】: 种竹清无俗,虚心耐岁寒。:种下竹子,竹子的品格是清高而不庸俗;空心的竹子能忍受寒冷的冬天。 凭窗风日爽,诗酒可盘桓。:靠在窗户边,看着窗外阳光明媚;可以喝着美酒吟诵诗歌,悠闲地度过时光。 赏析: 这首《种竹》描绘了竹子的高洁品质和坚韧生命力,以及诗人对这种品质的欣赏与向往。 “种竹清无俗”这句诗表达了竹子的高洁品质,它没有世俗的喧嚣,保持着一种超然脱俗的美
【译文】 屋角栽梅花,幽趣很少人知晓。 雪后月明的夜晚,梅花独自开放几枝。 【注释】 1、屋角:屋檐下。 2、少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3、雪后月明夜:下过雪的月光明亮的夜晚。 4、孤芳:指梅花。 【赏析】 “种梅吟”是这首诗的题目,诗人借梅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操。首句写梅树栽种于屋角,暗寓着诗人在官场上的处境。次句写梅虽幽静,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价值,这既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梅花价值的不重视
【注释】 琼林:唐代皇家园林。召棠:指唐明皇李隆基。廊庙:指朝廷,也泛指宰相、朝庭。调羹味:比喻治理国政的才干。区区:谦词,微不足道。 【赏析】 诗题下原注“和王驾”,是一首咏叹梨花的七言绝句。首联“雅缀琼林伴召棠,梨花综错影琳琅。”诗人借咏叹梨花来抒发对李氏家族及其成员的崇敬之情。颔联“惭无廊庙调羹味,莫惜区区弃路旁。”以“惭”字点出诗人的惭愧之情,表达了自己有才能而未能为朝廷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