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诗的原文如下: 智断身心辞 咨咨尔幻身,谁能住世久。洪纤妍愧,岂长存而不朽。 咨咨尔幻心,常随外物诱。风生电灭,求其状而何有。 豁然达理,忽洞见于天真。未能无闷,或沃之以圣酒。 去乡游荡久不归,今觉穷途自回首。 逐句释义: 1. 智断身心辞: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死和虚幻的深刻理解,通过“智断”暗示了对生命真谛的认识。 2. 咨咨尔幻身,谁能住世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出自他的《赠崔峒》。 诗句释义: 1. 无所求,摆落人间万事休: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厌倦和超然物外的态度。"无所求"意味着诗人已经看破了名利、权势等世俗之物,"摆落"则表示他将这些放下,不再追求。"安养衰年乐圣猷"则是说诗人愿意在晚年安享岁月,追求圣人的智慧和谋略。 2. 有所求,安养衰年乐圣猷:这句诗与上一句相呼应,表明诗人虽然放下了世间的纷扰
诗句释义: 1. 物来诱之而不随,物来触之而不动。 - “物来诱之”指外界的诱惑或影响。 - “而不随”表示不为所动,不随波逐流。 - “物来触之”指外界的冲击或接触。 - “而不动”表示不为所动,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 - 整句强调了不被外界因素所动摇,保持内心独立和自由。 2. 不随不动自由心,何须结社询千众。 - “不随不动自由心”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独立性和自由度。 -
【注释】 自为观照:自己对事物进行观察、
诗句释义与译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给他的好友李公佐的。诗的内容主要表达的是白居易对李公佐的赞赏和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对生活的态度。 白氏先生耽醉吟,衔杯洒翰恣欢心。这句话描绘了白居易饮酒作诗的场景。他沉醉于酒中,挥洒自如地写诗,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 樽空才尽若为计,释闷遣怀功未深。这句话表达了白居易对自己写作能力的反思。他意识到,虽然他已经写出了很多作品,但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注释: 权要也有苦,苦在于应当担忧责备。 闲散悠闲也有乐,乐在没有牵绊压迫。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无论是权贵还是平民,都有各自的烦恼和乐趣。权贵们有权力有地位,因此他们的烦恼在于担心被人责难;而平民们则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他们的快乐在于没有任何约束和压力。这是一种对人生不同境遇的看法
双喻辞 人事常酌中,取象如敧器。 器平不敧覆,有同身爽利。 道心常不系,取象如虚舟。 舟闲随逝止,可比性优游。 能符双喻者,何虑复何忧。 注释: 1. 人事常酌中:比喻人世间的得失、喜怒哀乐都像是斟酒时的高度适中,恰到好处。 2. 取象如敧器:比喻观察事物要像调整倾斜的工具一样,保持平衡和适中。敧器即欹器,是一种古代的容器,用来比喻物事,表示其形态会随着重心的不同而变化。 3. 器平不敧覆
【注释】与:和、与……相合;道:道家思想;知:了解;暌:分离。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理解和体验。首句“人多乐于新相知”,意味着人们通常乐于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这种友谊往往因为生离死别而变得短暂。次句“又多悲于生别离”,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痛苦。第三句“唯能与道相知久,如鱼乐水无暌时”,表达了诗人对于与道相通、长久相处的渴望。他希望像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一样,能够永远不分离
顺境逆境不由己,喜怒哀乐不在他。 他行无奈何我可存太和,自我管理克己谅诽多。 不要贵他者他心是我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