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迥
注释: 有警辞——有警戒的言辞。 图上华夷能尽记,未始经行一步地。 图上——地图。华夷—中原和夷狄(外族)。能尽记——都能记住。 未始——未曾。经行一步地——曾经走过一个地方,但未曾真正到达过那个地方。 博闻强识总周知,心不能行亦如是。 博闻强识——见多识广。总周知——全部都知道。 心不能行亦如是——即使有这样多的知识和见识,但如果没有行动,也是无法达到目的的。 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饯别阊门复少留” - 注释:饯别,即在门口为某人送行。阊门是苏州的古称,位于今苏州市中心。 - 译文:在阊门外为我饯行,我停留稍作告别。 2. “故人邀我浣离愁” - 注释:故人,老朋友。浣,洗涤。离愁,离别时的忧愁。 - 译文:老朋友邀请我去洗去离别的忧愁。 3. “旋沽美酝乘渔艇” - 注释:旋,立刻。沽,买。酝,酒。 - 译文:立即购买美酒
诗句解读与注释: 1. 坚凝 - 关键词解释:这里指代的是佛教中的“不动尊”,是佛教中极为重要的概念,代表着超越一切现象和变化,保持恒常不变。 2. 了知起灭意 - "了知"指的是对某事有清晰的理解或认识。 - "起灭意"是指生与死的变化观念。在佛教中,生与死被视为无常的体现,但通过修行可以达到对生死变迁的超越认识。 3. 决定生死根 - “生死根”指的是生死的根本原因。在这里
【注释】: 拟:仿效,模仿。白乐天的诗:指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多图:做很多图。 何益:有什么益处。 劳奔竞:徒劳地奔走竞争。 收身:收敛身心。 凝然:安详的样子。 定:安定,平静,宁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劝世诗,作者劝告人们放下世俗名利的追逐,回归内心,达到内心的安宁和平静。全诗语言朴实,寓意深远
十魔军 与道弥新世,转疏老心恢廓。学如初时,妄缘纷扰随时过。云物何曾碍碧虚?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面对纷繁世事时,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宽广,不受外界干扰,如同碧空下的云物,清澈无暇。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独特见解和感悟,即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我,保持一颗宁静、宽广的心
翻译:现在的人在学习的时候,总是会想很多,总是想着怎么能够达到那种境界。但是想要真正达到那种境界,又觉得很难。 注释: - 学宴坐:学习中静坐冥想。 - 今人:现代人。 - 寻思过:思考过多。 - 但知:只知道。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现代人的学习态度和古人的学习态度,表达了对现代人过度思考和追求的一种批评。在诗中,作者认为现代人在学习的时候总是想要达到一种境界
【诗句释义】 条教属惟良,乘秋始办装。 朱轓重按部,白首尚为郎。 督课民期富,从儒道益光。 更资谈博物,千载楚萍乡。 【译文】 我奉命去办理何水部的出牧事宜,秋天正是出发的时刻。 我乘坐的朱轓车又要去按察各地。 虽然我已满头白发,但仍然是朝廷的一名官员。 督导百姓使他们富裕是职责所在,跟随儒家学者可以更加发扬光大。 我还可以去学习谈论各种事物,成为像屈原那样的博学之人。 我的家乡在楚国
注释:孟子四十岁,心性如止水不波;定光师四十岁,心已超脱尘世。我今年四十岁,心境也如止水。明年我五十岁,心境将再增加一倍。如何此时仍因循守旧?我已庆幸能逃名宦的网罗,却担心长随造化的钧轴。记得前贤有诗句说:“祖师元是世间人”,意即祖师原是凡夫。 赏析:《拟白乐天题赠定光上人》这首诗,作者在诗中以白乐天的《和令狐相公题嵩阳寺》为蓝本,自比为孟老夫子,并称其师为定光师,表明自己虽身处红尘之中
诗句释义 1 羲和走驭趁年华,不许人间岁月赊: 羲和是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掌管日出。这里的“羲和走驭”意味着太阳的运行速度非常快,几乎可以与时间赛跑。"趁年华"表示利用美好的时光。"不许人间岁月赊"则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无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是无法等待或延缓的。 2. 春正艳阳春即老,日方停午日还斜: 这句诗通过对比春天的美景(如鲜花盛开)与秋天的景色(如树叶凋零)来表达时间的无情
【注释】 自警:自己警戒。 清澄寂灭海:指心境清静,如海洋一样深广。 明净涅槃天:指心境明净,如天上的极乐世界。 到此方知乐:意思是说到了清净的境界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休耽浊睡眠:不要沉溺在世俗的享乐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劝人修行,自我警示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清澄寂灭海,明净涅槃天”的清净境界来告诫人们,只有到了这样的境界才能真正地体会到生活的快乐,并提醒人们不要沉溺于世俗的享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