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从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送别友人时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下面是对其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心源寂静映寒潭,每欲操存更养涵。 (心源寂静:内心宁静如寒潭,没有杂念。) 译文:(我)内心平静如静谧的池塘,常常想修炼心性、涵养德性。(操存:指修养心性和品德) 注释:操存,这里指修养心性和品德。 2. 顾我日思攀剧论,荷君时与得高谈。 (顾我日思攀剧论:回头看看我,每天都在思考深奥的问题。) 译文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自嗟踽踽复凉凉,糊口安能仰四方。 - 自嗟踽踽复凉凉: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和孤独的感慨。"踽踽"形容一个人行走时孤单的样子;"凉凉"则暗示了天气的寒冷,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冷清和孤寂。 - 糊口安能仰四方: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艰难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到绝望。"糊口"意为维持生计,"仰四方"表示依赖或希望从四面八方得到帮助。 2. 目送归鸿心自远,门堪罗雀日偏长。 -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概括诗歌主题、赏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对整首诗歌进行理解,最后再结合题目要求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平时仰止在高山”“亭名乐内颜”,写颜乐亭的地理位置及其命名原因。颜乐亭位于高山顶,所以人们仰慕它,把它命名为“乐”字。 “颠倒一生浑是梦,寻思百计不如闲。”写颜乐亭给人的感受。这里指颜乐亭如梦境一般
【诗句释义】 1.新生夸(kuā)踯躅(zhí):新生,即新出生的婴儿。形容人刚出生时蹒跚学步的样子。 2.旧德叹凋零:旧德,指过去所建立的功业;凋零,凋谢衰落之意。这里指的是吴助教过去所建的功名已经衰败了。 3.商岩月:商岩,即商山,位于陕西商州东南;商岩月,指的是月光映照在商山上的景象。这里借商山月夜来比喻吴助教清高孤傲的人格。 4.处士星:处士,古代指隐居不仕的人。处士星
这首诗是作者在濯缨亭作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朝政的失望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十载犹缁京洛尘,归欤那复厕朝绅。 注释:十年过去了,我还是一身僧衣,生活在京城洛阳,过着清苦的生活。我已经厌倦了朝堂上的勾心斗角。 君今谈笑青油幕,我但巍峨乌角巾。 注释:你今天在青油幕(指宫廷)里谈笑风生,而我只能在乌角巾(指隐士)中巍峨自傲。 江汉更从尼父濯,衣冠宁羡屈原新。 注释:江汉之畔的水更加清澈
翠云岩次陈默堂韵 济渡游丹洞,穿林惹翠云。 迩来多野趣,殊觉少尘纷。 笑日花迎客,临岩鸟唤群。 真机皆自得,此道与平分。 注释: 1. 济渡游丹洞:渡过河流到达丹洞(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景点),这里指的是游玩的过程。 2. 穿林惹翠云:穿过树林时,引起了一片翠绿色的云雾(形容景色非常美丽)。 3. 迩来多野趣:最近有很多自然的趣味(可能是指山林间的新鲜事或风景)。 4. 殊觉少尘纷
【注释】 挽 :送别;吉溪:吴助教的号。吴助教,名不详。 室富:指书斋里藏书很多;真儒业:真正儒者的学问和事业。 门多:门庭常来很多读书人;长者车:指有地位、有权势的人的车马。 明经:科举考试中通晓儒家经典为明经科。方教子:正在教子读经书;得第:考中的功名。已荣家:已经使全家荣耀了。 性守:天性守正;知分:知道应该遵守的规范;仍:还;不:不要。 天然:天生地成,指不受外界影响;不爱:不喜好;奢
良工创新第,潇洒侔洞府。 经营未毕工,四面方兴渚。 蛟龙忽夜徙,空中震雷雨。 亲旧贺于门,主人迎孔户。 连唤凤儿来,藏书几多部。 为我张广筵,酬宾酌以旅。 人谓主公贤,敦朴嗤峻宇。 规模出心匠,务卑由乃祖。 欲图久安逸,勿辞暂劳苦。 忠孝阐门家,诗礼光族绪。 居室云苟完,谦冲弥自处。 玉石不分别,鹤鸡谩为侣。 顾予局促辈,乡评少推许。 尝游庄岳间,喜作齐人语。 何幸天相之,幡然交邹鲁。
可怜萱草信无忧,谁谓幽兰解结愁。 欲得寸田断荆棘,只消长伴赤松游。
圣道由来自坦夷,休迷佛学惑他岐。 死灰槁本浑无用,缘置心官不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