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得
注释: 入东颇亦交名胜,安道闻孙更崛奇。 明月清风能我共,高山流水只君知。 遥怜把酒怀人处,正是登楼望远时。 安得抽簪投海岸,相从朗诵快心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东晋时期的作品。诗人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对山水美景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联“入东颇亦交名胜,安道闻孙更崛奇。”意思是说诗人进入东晋时期后,发现了一些名胜之地,如安道孙等
【注释】: 四牡使騑——四牡:指天子所乘的四匹良马,騑(mǎn):骏马。 江汉旋歌命召诗——在江汉边唱歌,被天子召去赋诗。 仪庭集鸾凤——鸾凤(luán fèng):古代传说中的凤凰和鸾鸟,比喻贤臣。仪庭:帝王的宫室庭院,这里指朝廷。 何如当道卧熊罴——熊罴(pí):熊和罴两种猛兽,比喻大臣。当道:在朝堂中。 柳迎士行成阴密——柳枝迎风,形成浓密的树荫,这里用来形容官员的风采。士行
诗句翻译:我遍访九域之地寻觅珍宝,介绍人却无法分得其中奥秘。我信任天意,自信行事,用世之事定会愧对道义和智慧。我暂且持竿东海垂钓,最终不负北山移徙之志。杜陵虽老心犹壮,何不一同寻访蜀相祠。 赏析:此诗是宋代诗人高斯得的佳作,其内容深沉、含义丰富。全诗以“入东颇亦交名胜,安道闻孙更崛奇”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名胜之地的敬仰之情和对友人的赞美之情。接下来,以“明月清风能我共
诗句输出:瓶中储粟苦无多,百口张颐剧雁鹅。 译文:瓶中的粮食虽然不多,但足以供一家人食用,而且还能养大一群野鸭鹅。 注释:瓶,指瓶子或罐子。储粟,储存的粮食。百口,全家人。张颐,张开嘴巴的意思。剧雁鹅,养育了一群野鸭和鹅。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述家中存粮虽少却足够一家老小享用,以及能够养活许多禽类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家人生活的关心和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同时
【注释】 玉皇:这里指唐睿宗,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个儿子。 金节:这里指宋太祖赵匡胤。 长孺:这里指汉光武帝刘秀。 相如:《汉书》作者班固,字孟坚。 垂鸿名:指汉代的张良(字子房),曾为刘邦出谋划策。 蹑遐躅:意思是追随前人的脚步。 墨夫局一迹:墨者陈胜、张良等人的事迹。 赤子悬万目:意指像张良这样的年轻人,有很多眼睛在关注他。 重华:舜帝。 切剸属:比喻汉高祖刘邦。 栖梁:鸟儿筑巢于梁上。 复陂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经常能够看到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深刻反思和批判。下面将简要解析这首诗: “覆按山陵挈累行”可能指的是皇帝亲自检查山陵的情景。在这里,“挈”意味着携带,而“累行”则可能是指携带着各种物品。这反映了皇权对陵墓的重视,以及皇帝亲自参与这种重要仪式的情况。 “金多季子橐赍轻”可能指的是某个人因为拥有较多的财富而显得较为轻松。这里的“季子”是一个古代的称呼,可能是某个有名望或地位的人
注释: 1. 阜录新书:指收集整理的《汉书》。阜,大。 2. 幸已成:指《汉书》终于完成。 3. 名山藏去复传人:指《汉书》被收藏在大禹治水的名山——历山之中。 4. 毋令十载编摩苦:不要让我十年如一日地辛苦编纂和整理。 5. 竟与家书共厄秦:最终与我的家人书信一起被秦国所灭。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汉书》完成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担忧。 首句“阜录新书幸已成”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无罪无辜窜逐人,几经大霈不沾恩: - 孤愤吟十三首:这是第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因政治上的不满和冤枉被迫流亡的境遇。 - 无罪无辜窜逐人:指自己无辜被贬或流放,没有犯任何罪。 - 几经大霈不沾恩:历经多次降雨(喻指多次受到恩泽),但并未得到皇帝的青睐,未被赦免或提拔。 2. 更将改正张罗网,结尽千千万万冤: - 这里的“改正”可能指的是纠正错误或者改革
孤愤吟十三首 督帐行趋建业东,壮哉迎敌气如虹。 劝君猛舍一腔血,莫学檀公误乃翁。 注释:督帐,指的是古代军队的指挥部所,此处指高斯得在建业(今南京)东边督战的情景。“壮哉”表示对高斯得英勇形象的赞美。“迎敌”是指迎战敌军,“气如虹”形容气势磅礴,如同彩虹般壮观。“猛舍一腔血”意味着要勇猛地付出全部力量。“檀公”指的是唐代名将狄仁杰,因被冤枉而辞官归乡,后又被起用
孤愤吟第十三首 囊封癸酉罄愚惷,第一亲征次守江。 啼得血流无用处,自怜弱步要丰扛。 注释:癸酉年(1370年),我被朝廷任命为江西行省参政,负责守卫江东。我听到百姓的哭泣声,看到他们流血却没有地方诉说,心中感到悲伤和无奈。我虽然身体瘦弱,但内心却有一颗强大的心,想要为百姓做出一些贡献。 赏析: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杨载创作的《孤愤吟十三首》之一。诗中通过描绘作者在守卫江东时听到百姓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