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挚
【注释】 九月十日赵韩王园同舍饯送王微之晰出守汝州即席次其韵二首 云木疏寒天未霜,一尘不染衣裳清。 白鲈南国归心怀壮阔,黄鹄西风去路长。 揽辔便看红旆转,衔杯聊共紫萸香。 相思怎肯轻许寄琼瑶,时有楼边雁北翔。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九月十日的宴会上写给王微之的两首诗。第一首写秋高气爽,没有尘土,衣服很干净。第二首写诗人对王微之赴任的深情厚意,以及自己的离别之情
汉烛青烟《清明日玉津园奉陪赐宴文太师》赏析 《清明日玉津园奉陪赐宴文太师》,宋代刘挚所作七律,其诗句“汉烛青烟下九阍,东风瑶圃燕元臣”,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的皇家园林图。汉烛青烟之下,九重宫阙若隐若现,而东方吹来的和风,则带来了瑶池仙苑的芬芳。诗中的“燕元臣”,指的就是文太师,暗示着文太师在春光明媚中与群臣共赏美景的情境。 此诗首句“汉烛青烟下九阍”,便让人联想到古代皇宫的庄严与神秘。汉烛
【注释】: 左符:官名。初作,初次做某事。鲁山:地名。萧然物外情:超脱世俗之情。出入宦游金马旧:进出于朝廷,是汉朝时皇帝设置的官署,以收藏经书和文物典籍。玉壶清:比喻品格高洁。秋花黄紫罗千本,宴豆甘珍聚百名:用大量的花朵、果实等食物来招待宾客。谈笑挥毫得佳句:边说边笑,一边挥笔就写出了优美的诗句;从容聊喜暂班荆:悠闲地高兴地暂时在门旁坐在一起。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为薛景庸写的一篇《送薛承录使入朝序》,表达了对薛景庸的深深敬意,以及对仕途的期待。 首句“风霜乌府不谋身”,意指薛景庸在乌府(即唐朝政府)中任职,他并不以自身利益为重。这里的“风霜”象征着困难和挑战,“乌府”指的是朝廷,而“不谋身”意味着他没有将个人利益置于首位。 第二句“丞掾鸿枢号得人”,意为薛景庸是朝廷中的优秀人物,他的才能得到了认可和赞扬
这首诗是王彦祖在任陈州太守时,写给同僚的一首和诗。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得郡同时下帝闉"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得到新的官职(即担任陈州刺史)的同时,我被派遣到了京城。“帝闉”指代的是皇宫或朝廷。 2. "相闻鸡犬再冬春" —— 这句话表示自从离开家乡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听到家里的鸡鸣狗叫了。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 "名场步骤元希久" —— 这句话的含义是说
【注释】 殿庐次韵赵元考锦带花:殿庐,即宫殿中的楼阁。殿庐次韵,即以殿卢为韵的诗。锦带花:一种花色鲜艳的花。 横袅正疑豪客缆:横袅,即下垂的样子。豪客,指游子、旅客。缆,即缆索,引船的绳。这句说,垂下来的花枝就像游子牵船的绳索。 双垂曾见妇人衣:双垂,即下垂的样子。妇人衣,指妇女的衣服。这句说,垂下来的花枝曾经在妇女的衣服上看到过。 长条卧蕊胜繁李:长条,指花枝。卧蕊,指含苞待放的花蕊。这句说
庆历承平已庙堂,三朝勋业遍旗常。 昔虽郭令曾忧畏,今比留侯更寿康。 赐饯饔人移玉食,宠行天藻烂云章。 想公剩觉西都乐,门外逍遥绿野乡。 注释: - 庆历承平已庙堂:指在北宋仁宗庆历年间,国家安定繁荣。庙堂,古代指帝王的殿堂。 - 三朝勋业遍旗常:指他历经三个朝代,功勋卓著,地位显赫。 - 郭令:即郭威,五代时后周太祖,后来建立了宋朝。曾忧畏:曾经忧虑畏惧。 - 留侯:即张良,汉代开国功臣
诗句解析与翻译 1. “天园节物见芳华,春暮重开白锦葩。” - 注释: “天园节物”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花卉或者节日。“芳华”通常用来形容花朵盛开的美丽景象。“春暮重开”表示在春天末的时候重新开放,而“白锦葩”则形容花朵的颜色如白色绸缎,美丽而纯洁。 - 译文: 春天的末梢时节,再次绽放出如同白锦般美丽的花朵。 2. “斗叶浅深琼散蕊,封条匀闹雪团花。” - 注释:
第一首 诏书刚刚发出,还未到达目的地,你就知道这事情的深远和重要。 赏析:这是诗人对太尉的赞美。"诏书新出未央宫,始识谋深别有功。"表明了太尉的远见卓识和卓越功勋。 第二首 愿与你一起陪伴唐九老,在天子面前册封你为汉三公。 赏析:这是诗人对太尉的期望。"就第愿陪唐九老,临轩方册汉三公。"表达了诗人对太尉的尊重和期望。 第三首 你在仙山上翩翩起舞,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璀璨夺目。 赏析
【解析】 本诗前两句“位并枢庭今四贵,官升太尉古三公”大意是:现在的宰相地位崇高,位居朝廷中枢,现在四个宰相,地位都很高。后两联“寿眉仙骨风尘外,琳馆真都禄隐中”,大意是:他(宣徽王公太乙宫使回洛)有一双美丽的眉毛,有神仙的骨骼,他居住在一个幽静的地方,像古代的三公一样享受着优厚的俸禄。最后一句“满怀霖雨功犹未”,大意是:我满腹经纶,但还未施展出来。“勉起行看谢傅东”意思是:我要努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