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挚
泰定年间,诗人居住在洛阳小雒亭。 名花多自洛城传,物色春工十指间。 渐买姚黄并左紫,恨无伊水对嵩山。 主人妥妥多材艺,俗客悠悠几往还。 惟有万竿亭背竹,霜青偏解照衰颜。 注释: 1. 名花多自洛城传:名花多出自洛阳。传:传播。 2. 物色春工十指间: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在手指之间流转。 3. 渐买姚黄并左紫:逐渐购买到姚黄和左紫这样的名贵花卉。 4. 恨无伊水对嵩山:遗憾没有伊水与嵩山相望。伊水
平湖胜势抱南城,花气蒙蒙馥近坰。 黄变柳条归老绿,红残桃叶换尖青。 春乘病后成多感,事向闲中见未形。 日日携茶唤宾友,吴泉烹尽惠山瓶。 注释: 1. 平湖胜势:指平湖的美景和优势地位。 2. 花气蒙蒙:形容花香浓郁,弥漫在空气中。 3. 黄变柳条:指柳树的颜色由黄变绿。 4. 红残桃叶:指桃花凋零,只剩下叶子。 5. 春乘病后:春天的到来伴随着我的病情好转。 6. 事向闲中见未形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江州居士赴东城,旬月相忘不寄声。 - “江州居士”指作者自己,这里用“江州”来指代自己的居所。 - “赴东城”指的是他前往东城的目的地,即江州。 - “旬月”指的是十天左右。 - “相忘不寄声”意思是说彼此之间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了,所以没有寄信。 2. 闭户迩来能避谤,求田何处欲归耕。 - “闭户”意味着作者选择闭门不出,避免外界的议论和诽谤。 -
注释: 1. 时哉风物媚郊原,无赖禽声对客喧。 - "时哉风物":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媚"表示美好、吸引人的意思。 - "无赖禽声":指不请自来的鸟类叫声,通常用来表达对自然界的赞美。 - "对客喧":形容鸟叫声在客人面前显得热闹,可能是由于天气或环境的变化引起的。 2. 山色带烟屏依汉,春阳凝日浪浮坤。 - "山色带烟屏依汉":形容山峦被云雾缭绕,仿佛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 "春阳凝日"
``` 猛脱尘劳厌竞驰 猛:迅速 脱:摆脱,脱离 尘劳:世间的烦恼 厌:厌恶 竞驰:争先恐后地奔跑追逐 猛脱尘劳厌竞驰。归来不著楚骚辞。 江家有宅能依竹,陶令临流只赋诗。 猛:迅速 脱:摆脱,脱离 尘劳:世间的烦恼 厌:厌恶 竞驰:争先恐后地奔跑追逐 归:回家 来:来到 著:写诗 楚骚辞:指屈原的《离骚》 江家有宅能依竹。陶令临流只赋诗。 江:长江边的住处 家:家庭 有:拥有 宅:住所 能
车马传闻渐欲还,河边陈迹弃春湾。 暌离心恨三秋月,积累功成九仞山。 从事独贤公弗叹,散材无用我宜闲。 放夫急趁兰洲赏,寒食光阴俯仰间。 注释:听说要返回家乡了,但河岸上的遗迹却让人心有牵挂。因为离别的苦楚和长时间的分离,让我感到痛苦和遗憾。这种心情如同秋天的月亮一样,令人心痛不已。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奋斗,终于完成了一项伟大的成就,就像登上了九仞高的山峰那样,让我感到无比自豪。虽然我有才华
林梢黄绿野禽鸣,泱漭春阳泛地平。 禁火人家甘冷淡,浴蚕天气趁清明。 谁将马络寻春去,独佩诗囊傍水行。 稚女弄花田叟醉,笑歌真是太平声。 注释: - 林梢黄绿野禽鸣:描述春天时鸟儿在树林的枝头欢快地歌唱。 - 泱漭春阳泛地平:指春季阳光普照大地,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 禁火人家甘冷淡:表示在禁火日(寒食节)期间,人们感到生活平淡而缺乏激情。 - 浴蚕天气趁清明
【注释】 圣和:指圣明的时代。受代:被代替。枉尺诚非圣贤事,守道固与时俗违。枉尺诚非圣贤事,守道固与时俗违。枉尺诚非圣贤事,守道固与时俗违。枉尺诚非圣贤事,守道固与时俗违。枉尺诚非圣贤事,守道固与时俗违。枉尺诚非圣贤事,守道固与时俗违。枉尺诚非圣贤事,守道固与时俗违。枉尺诚非圣贤事,守道固与时俗违。枉尺诚非圣贤事,守道固与时俗违。枉尺诚非圣贤事,守道固与时俗违。 难哉仕者行已志,况复儒生疏世机。
【注释】 圣和:指唐肃宗(李亨),当时正被安史叛军围困于长安。次韵:应和他人诗文的韵律,以诗相答。圣和还自京师途中见寄:诗人从京城返回途中,接到了圣和的来信。圣和:指肃宗。还:归;归途。京师:即长安。途中:在回京的途中。见寄:收到来信。辽鹤:辽东的仙鹤。应悲:应该感到悲伤。里中旧:家乡的老朋友。仙凫:神鸟。今自日边回:今天从太阳那边回来了。日边:指皇宫。云端心望高堂喜:在云端思念着家乡的亲人
燕雁南来久客惊,寥寥风色试寒轻。吟残红叶诗无味,归识沧洲梦有情。岁晚壮怀同剑冷,楼高愁思共云生。渊明无酒重阳近,几日东篱绕竹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挚的《次韵李冲圣和秋怀》,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与哲思。首句“燕雁南来久客惊”,描绘了季节更迭带来的变化以及诗人作为外来者的心境感受。第二句“寥寥风色试寒轻”进一步衬托出秋季的萧瑟气息,秋风虽不强烈却足以令人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