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祖可
其三 梦中思念远隔千里之亲人,归家愿望如迷蒙的云雾笼罩一滩。 注释: 句 其三 怀人更作梦千里,归思欲迷云一滩:梦见远方的亲人,在梦中我遥望千里之外;归家的心愿像云雾一样笼罩着一滩江水。 赏析: “怀人”即怀念亲人。“更”是再次的意思。诗人在梦中与亲人相见,但醒来后却发现亲人并不在身边,这种强烈的反差使得诗人更加怀念亲人。诗人用“千里”“一滩”来形容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句释义 1 伛步入萝径:指进入藤萝缠绕的小径。"伛"是形容身体弯曲的样子,这里用来形象地描绘行走时的姿态。 2. 绵延趣最深:描述山路曲折延伸,深远幽长的特点。 3. 僧居不知处:表明僧人的住所难以寻觅,可能隐藏在茂密的树林之中。 4. 仿佛清磬音:形容声音如清脆的钟声般悦耳。"磬"是一种古代打击乐器,此处比喻山林间的风声。 5. 石梁邀屡度:指多次走过横跨两岸的石桥
【注释】 书:指画。性之所藏:指心性。伯时:即伯时,人名。木石屏:指屏风。其一:第一句,指画屏。此自是我辈物:这是属于我的这一类的事物。落君家:落在你的家里。房:房间。尚喜周旋顾盼:还喜欢在四周徘徊、观望。无虑:没有忧虑。荦确:形容坎坷不平的道路,引申为艰难曲折的生活道路。风霜:比喻艰难困苦。 【赏析】 “书性之所藏”,是说书画艺术所表现的内容,是作者的个性与修养
【注释】: 1. 漱壑:指溪水冲击岩石的声音。 2. 夜泉响:夜里泉水的流动声。 3. 扫窗春雾空:清晨的雾气在窗户上散开,显得十分清新。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夜晚泉水、春雾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注释】 书:书信。余:指自己。逢:遇到、碰到。时:指当前的时间。所作:所写之物。山水:指诗中的描写对象——山与水。折苇:指折断芦苇。秋色:秋天的颜色。飞鸥:飞翔的鸥鸟。元:原来。丘壑(hè):山和水,这里泛指南北方的风景。坐上:指作者在书信中所写的内容。忽惊:忽然使……感到惊讶。丘壑:山与水,这里泛指南北方的风景。窗间:指信中所写到的地方,即窗外。潇湘:湖南地名,借指南方风光。赏析
【注释】 次 :跟随;吴伯江:指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号,字伯濒,号潜斋老人。文湖州,即湖州(今浙江湖州市)。山:山石。水:水波。韵,即诗。 妙绝借墨色:形容山石、水流的景色非常美妙,仿佛是借助了墨水的色彩。 曲折千里素幅间:意思是山势绵延曲折,如一幅素绢般地展开于千里之间。素幅,指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泛指白色的绢帛。 平吞胸中寄笔力:意思是这些山石、流水仿佛都在胸中,用笔墨来描绘它们。
【注释】 怜君:赞美你,同情你。作诗:创作诗歌。自敌:自然高妙无敌。游戏:指绘画。馀:指画的副产品,即诗。高堂:高大的殿堂。奋袖:挥动衣袖,形容挥笔如飞。霜干云根:形容树木经霜打后枝干苍劲。动秋色:使秋天的色彩更加鲜明生动。长怀:常怀念。祝融:传说中南方的一位君主,这里指祝融峰,是湖南衡阳境内的一座山,又名回雁峰。天柱:指衡山,因山形似擎天的柱子而得名。乔松:大松树。已无斁:已经没有满足
靖节,即陶渊明,字元亮。 靖节非傲世:陶渊明并非自傲世间。 带耻为人束:内心感到耻辱,被世俗所束缚。 郁然霜雪姿:他有着如霜雪一般清高孤傲的风骨。 受正如松独:他的志向就像松树一样,独自坚韧不拔。 高歌归去来:陶渊明在晚年时,选择回归田园生活,远离仕途。 自种松与粟:他在田园中亲自种植松树和谷物,以此表达自己追求自然、简朴生活的决心。 寓意琴书间:他在隐居生活中,常以琴、书为伴
注释:淡烟蒙蒙,细雨如织,湘山的树木在烟雾中若隐若现,像老人的牙齿一样的霜霰痕迹。我想象着那湘山的落木,雾气连着江上的月亮昏昏暗暗。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画面,诗人站在湘山上,俯瞰着脚下的大地和天空。他看到了湘山的树木在烟雾中若隐若现,仿佛是老人的牙齿一样;他还看到了霜霰的痕迹,这些痕迹深深地刻在了湘山的岩石上。诗人想象着那些湘山的落木,它们在雾气中飘散开来
春闺 雪晴梅破发幽香,莺作春声入画堂。 多少玉人魂梦断,不胜情况恨更长。 注释 - 这首《春闺》是明代著名诗人陈子龙所作,诗中通过对春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深切忧虑和对亡国之痛的哀叹。 - “春闺”在汉语中指的是女子的闺房,亦指闺中的女子,此处借指思妇。 - “雪晴梅破发幽香”通过描绘雪花初霁、梅花绽放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宁静致远的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