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嵎
注释: 渔父(yúfǔ):旧指打鱼的人,这里泛指渔民。 一笠一蓑衣:指渔夫的装束。 空江雨雪霏:指天空中下着小雨或雪花。 得鱼虽假饵:指捕鱼时用鱼作诱饵。 于世本无机:在世间没有机心和算计。 晚唱教儿和:晚上唱歌时教儿子一起唱。 沧浪犹未足:指虽然生活在江河之上,但还不够满足。 长羡白鸥飞:羡慕那些自由自在地飞翔在蓝天上的白鸥。 赏析: 《渔父》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五首七绝组诗中的第二首
为槐径弟赋亦爱 无私天地情,物我岂殊形。 此事关方寸,何人立户庭。 一琴调舜曲,半壁写西铭。 万虑境常适,谁能羡独醒。 注释: 无私天地情,物我岂殊形。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无私,万物与我并无差异。 此事关方寸,何人立户庭。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件事关系到我们的心(方寸),又有谁能够站立在我们生活的庭院之中呢? 一琴调舜曲,半壁写西铭。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用一把琴来调弦弹奏《舜乐》
赋王九山沧浪阁 千年孺子吟,谁会此时心。 方寸有泾渭,烟波无古今。 水禽知雨候,山气爱秋深。 不尽凭栏意,桡歌归故林。 【注释】 1. 赋:这里指作诗。 2. 孺子:古代称年幼的人。 3. 方寸:这里指心。 4. 泾渭:古人用泾河和渭河来比喻清浊不同的事物,这里指代不同的心境或情感。 5. 烟波:这里指水面。 6. 桡歌:泛舟水上时摇着船桨唱的歌。 7. 故林:故乡的树林、森林。 【译文】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过村翁家的所见所感。下面是逐句释义: 1. 过村翁家:经过或访问一位年老的农民家,这里指的是访问一位老人。 2. 白发茅茨下:老人的头发已经变白了,他的小屋是用茅草搭建的。"白发"和"茅茨"都是关键词,分别代表老年人和简陋的住所。 3. 耰锄力未衰:老人正在使用农具(耰锄)耕作土地,显示出他的力量仍然旺盛。"耰锄"是农具,"力未衰"表示尽管年纪大了,但劳作能力依然很强。 4.
【注释】 1.育王寺:位于今四川省雅安市,是唐代著名高僧从绰所建。唐僖宗赐名“育王”。 2.众山里:指周围众多的山峰。 3.白云深更深:深更是指夜深人静,这里用来形容云海翻腾的景象。 4.行乐意:即游赏之意。 5.坐禅心:即参禅打坐的心境。禅定是佛教修行的一种方式,通过冥想和观照来体悟生命的意义和真谛。 6.护塔龙:护法神龙,守护寺庙的神兽。 7.倚松:靠在松树旁。 8.渡江前赐字
【解析】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诗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注意对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以及诗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浙”是今浙江省的简称,“衲僧”指僧人,这里泛指佛家弟子。 【答案】 诗句:天童寺像仙境般美丽幽静,楼台亭阁出没于翠绿山色之中。 译文:天童寺像仙境般美丽幽静,楼台亭阁出没于翠绿山色之中。 注释:“天童”为浙江天童寺的别称,“佛界”指寺院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的诗。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1. 开炉节赋(开炉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十五,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 - 注释:这是一首以“开炉节”为背景的诗歌。 2. 闲身何所似,丈室老维摩(维摩诘是古印度的一位高僧,以清静淡泊著称)。 - 注释:诗人闲居无事,想象自己如同老和尚维摩诘一样,过着清静的生活。 3. 茅屋地炉小
华发负沧洲,星霜又一周。 未凭终夜雨,能洗隔年愁。 注释:我的头发已染上沧桑的痕迹,岁月又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了一周。没有借助那一夜的雨水,我无法洗净那积压在心底的旧时之愁。 池草起吟思,树禽栖屋头。 空余壮心在,灯下看吴钩。 注释:池塘边的野草开始萌发,勾起了我的思念之情;树上的鸟儿栖息在屋檐之上。然而,尽管心中仍有年轻时的豪情壮志,我却只能在灯下抚摸那把吴地的宝剑,回味着往昔的英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中古松的诗。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曾经雷斧劈,上有鹘巢腥。 - 曾经:指过去的事件或历史。 - 雷斧劈:用雷劈开,形容树木被砍伐的样子。 - 鹘(hú):一种猛禽,这里用来比喻树的粗壮。 - 巢腥:鸟巢里散发出来的鸟粪气味。 2. 过客谁摽纸,山精此托灵。 - 过客:经过此地的旅客。 - 摽(biāo)纸:用树枝、树叶等物绑扎或装饰。 - 山精:山林中的神灵或精灵。 -
太白山观雪 二十里松声,千山雪未晴。 人当绝顶见,吟到此时清。 大地球琳满,空林鸟雀惊。 老僧观物化,无灭亦无生。 注释:二十里松声,指二十里的松树林中传来的声音。千山雪未晴,指大雪覆盖着无数的山脉,还没有完全融化。人当绝顶见,意思是人们登上了山顶才能看到。吟到此时清,指吟诵诗歌时感到清新。大地球琳满,琳满是指大地被雪覆盖得满满的。空林鸟雀惊,意思是在空旷的树林中,鸟儿被惊起。老僧观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