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嵎
太白山观雪 二十里松声,千山雪未晴。 人当绝顶见,吟到此时清。 大地球琳满,空林鸟雀惊。 老僧观物化,无灭亦无生。 注释:二十里松声,指二十里的松树林中传来的声音。千山雪未晴,指大雪覆盖着无数的山脉,还没有完全融化。人当绝顶见,意思是人们登上了山顶才能看到。吟到此时清,指吟诵诗歌时感到清新。大地球琳满,琳满是指大地被雪覆盖得满满的。空林鸟雀惊,意思是在空旷的树林中,鸟儿被惊起。老僧观物化
注释:每恨世交薄,相期情最深。秋风一回首,明月两关心。鹤病难为药,砂顽不化金。余生百计拙,耐可事清吟。 赏析:这首诗写与友人交往的感慨和对朋友的思念。诗的前两句写自己对世交之情的感慨。“每恨世交薄”,是说自己常常感叹自己的世交(指朋友)关系疏远;“相期情最深”,是说希望彼此的感情深厚。后两句写秋夜对月怀念朋友。“秋风一回首”是指秋天的夜晚,诗人看到一轮明月,想起了远方的朋友
赋中上人顽坐 嗜吟忘夜冻,立雪此同机。 工苦精灵聚,毫端造化归。 石床趺半结,荒径叶频飞。 客至应相讶,无心听扣扉。 注释: ①顽坐:即“兀坐”,指专心地坐着。 ②嗜:喜爱、喜好。 ③忘夜冻:忘记夜晚的寒冷。 ④立雪此同机:在大雪天里也和诗人一起坐着。 ⑤工苦:勤奋刻苦。 ⑥精灵:比喻诗思。 ⑦毫端:笔尖。 ⑧石床趺:指放在石头上作支撑的卧具。 ⑨荒径:荒凉的道路。 ⑩应相讶:应当被客人诧异。
【注释】师然:僧名。古淡:古雅,清静。携锡:携持锡杖(即行脚僧人的法器)。何:疑问词,哪里?度:过、经过。残春:指春末夏初之时。天地无穷事:自然界万物生生不息的变化。江湖自在身:在江湖中逍遥自在的生活。得物:获得真理或道。道貌:道士的外表。异于人:不同于常人。安禅地:修行打坐的地方。深山虎亦驯:在深山中,老虎也会变得温顺。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位游方僧在深山老林中参禅打坐
【注释】 天育道中:指在山路上。 除将吟卷外,琴与鹤相随:除了携带的诗歌和琴之外,还有一只鹤相伴。 问寺路犹远,入山僧未知:向寺庙的道路还很远,进山的僧人我还不知道。 鸟灵巢佛塔,猿饮挂藤枝:鸟儿的灵性栖息在佛塔上,猿猴在树枝上饮水。 陵谷几迁变,道傍横古碑:山陵和谷地多次变迁,路边横卧着一块古老的石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自题游天育山途中之作。诗中描写了山中景物
【解析】 “车马日西东”意思是车马行踪不定,日夜奔波。这一句诗的意思是诗人的行程是一天到晚不停地奔驰着,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目的地啊!“阮生途自穷”意思是我像阮籍一样,仕途不顺,到处漂泊。这一句诗的意思是诗人像阮籍那样在仕途上不得志,到处流浪,没有个归宿之地啊! “三年辞旧国,今日又秋风”意思是三年前离开家乡时,还是春天的天气呢!可今天已经是秋天了,又是一年秋风时节啊!“边雁凄凉过”
山中吟 疏拙本天性,束书归旧林。 世人皆失笑,泉石自知心。 山柿红犹涩,池鱼静亦沉。 于中观物意,吾道乐弥深。 注释与赏析: - 疏拙:指不擅长或不熟练。 - 天性:本性。 - 束书:把书整理好放在一边。归旧林:回到山林之中。 - 失笑:被嘲笑。 - 泉石:指山泉和石头,常用于比喻清高的隐居生活。自知心:自己心里明白。 - 红犹涩:山柿(柿子)还未完全成熟时是红色的,但味道仍然有点涩味。 -
中秋家人玩月 年年照离别,今夕喜团栾。 不是人心异,全胜昨夜看。 八荒同皎洁,列宿让清寒。 自有银河路,乘槎到不难。 注释:每年中秋节都要分别,今年却高兴团聚。不是因为人心不同,而是今天的月亮比昨天更美。月光普照八方,星星让位给月亮,显得格外明亮。银河之路畅通无阻,乘坐木筏就能到达那里。 赏析:诗人在这首《中秋》中,通过描写家人团聚的情景和对月亮的赞美,表达了对团圆和美好时光的向往
【注释】 扶疏亭竹:扶疏,形容竹子挺拔;亭竹,即亭边的竹子。 萧然:萧条的样子。 影过邻家月:影子映照在邻居家的月亮上。 根通石下泉:根部与山下的泉水相通。 长因终日看:因为整天看着它。 物性今方会:如今才明白了竹子的特性。 心虚节自坚:心灵空虚,自然节操坚定。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亭竹的五言绝句,作者通过对亭竹的观察,领悟到了竹子的特性,表达了自己对竹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联“风晴雨雪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江边庙宇的宁静景象。下面逐句解析: 1. 舟泊曹娥祠下:描述船只停靠在曹娥祠堂下的情景。曹娥,即曹娥江,是浙江绍兴的母亲河。 2. 身没一朝事,孝名垂至今:表示作者已去世,但他的孝顺和事迹被世人铭记。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3. 江空夜涛泣,日落雾天阴:形容夜晚长江上空的波涛如同哭泣,而太阳落山后,雾气弥漫的天空显得阴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