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元肇
诗句翻译: 1. 文字滔滔江汉东,早从伊洛定宗风。 2. 中兴之后数人物,北斗以南唯此公。 3. 闻道治平犹草奏,向来持论不和戎。 4. 匪伊再入脩门去,只有孤忠与昔同。 诗句注释: - 文字滔滔:形容文字如江河般滚滚流来,充满力量和影响。 - 伊洛:指洛阳(古都)和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 - 治平: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 北斗以南:比喻地位显赫或影响力大。 - 孤忠:忠诚的志向或情感。
舟别浦禅师塔 诸老凋零尽,江湖转忆君。 人经十年换,寺革一番焚。 庭冷池来月,山空塔裹云。 惟应有游衲,时到炷炉薰。 注释:诸老指昔日的同道之人都已离世,只剩下我一人在江湖之中怀念你。经过十年的时间变迁,我们各自的命运都发生了改变,而我所在的寺庙也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和焚烧。庭院中的池塘因为月光的映照而显得更加寒冷,而周围的山峦在夜晚时分显得空旷,只有那古老的寺庙中的塔被云雾所环绕。然而
【注释】 华发:头发花白。萧骚:萧条悲凉。减带围:指腰围减少,人老多病,故衣带宽松。更伤时:更为国事忧心。乐天:白居易。名位:名声和地位。堪:能忍受。灵运:即谢灵运,字公先,南朝宋诗人、画家。池塘不废诗:池塘里依然有诗歌的吟咏。牙签:书签。转春迟:时间过得很慢。天教惜取:上天让我珍惜这把笔。如椽:指笔头像椽木一样粗大。磨崖:山崖上的刻文。 【赏析】
寄上制使贾端明二首其一洛阳声贾自传胪,三十专城总要涂。 黄鹤楼中纳云梦,碧油幢下重江都。 争夸国士无双杰,堪对琼花独一株。 王事只消谈笑了,好吟佳句继欧苏。 释义:我寄上两首诗给贾端明,首首都写他的才华。 首联“洛阳声贾自传胪,三十专城总要涂”:贾公的名声如雷贯耳,三十来岁就掌握了重要的职位。 颔联“黄鹤楼中纳云梦,碧油幢下重江都”:在黄鹤楼上观赏长江美景,坐在碧油幢下畅谈国家大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贽的作品,通过描绘陆贽的生平事迹,表达了对他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我们来分析诗的第一句:“甫里云间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陆贽的人生轨迹如同云间的旋律,充满了波澜壮阔。这里用“云间谱”来形容陆贽的人生历程,暗示了他在官场上的高瞻远瞩和深远影响。 接下来的一句是:“知几类计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的智慧和才华就像古代的商人计然一样,能够洞察世事,善于经营
陈孺人 静正成家道,贤明训子孙。 园林冬出笋,霜露早摧萱。 有泪瞻遗像,无言似倚门。 伤心夜台月,不照再承恩。 注释:陈孺人(1074年—1163年),字子华,号玉林,福州福清人。南宋名臣、文学家、理学大师陈亮之父。陈孺人是陈亮的父亲,也是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文人。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不仅有着卓越的文学才华,更有着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理想。她的生活经历丰富多彩,从政、治学
【注释】宁少耘:即“宁少耘”。师竹涧:地名。在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岁惨:指一年将尽。归航:指回家的船。我独疑深隐:作者独处时,常感到孤独、忧郁。僧来说坐亡:僧人说,坐禅能忘忧。草墟:村庄。尘锁别营房:形容乡村荒凉。渺渺吴中道:指遥远的道路。无因过上塘:没有机会再经过上塘(地名)。 【赏析】这首诗写一位游子在外漂泊,年老体衰,又回到故乡后,发现故乡已变得荒凉不堪,而自己的心境也变得孤寂、忧郁
【注释】 周伯弜:周伯仁,晋朝文学家。明府:指晋明帝,即司马昱,字道瑜,东晋开国皇帝,武帝司马炎次子。折腰具:形容自己屈身事人,不能保持气节的具足条件。“折腰”语出《后汉书·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晋书》卷七十六载:“(司马)昱雅重衡才,引为舍人。”《世说新语·文学》载:“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始成,以示山涛。涛大赏叹,流连玩习,云:‘此真可与君共者
方蕙岩常簿二首 其一 诗句释义 名教非无乐,何缘事上眉。 不闲因接物,先老为忧时。 两郡垂棠荫,东园长桂枝。 用公浑未尽,一世有馀悲。 译文注释 这首诗是宋朝释元肇的作品《方蕙岩常簿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赏析 释元肇在这首诗中,以“名教非无乐”开篇,表达了他对名教(儒家伦理道德)的肯定,认为它并非没有乐趣。然而
【注释】 印佥判:指唐代宰相张嘉贞。 才业魁多士,英声早岁驰:才能出众的人,年轻时就名扬天下。 宦涂将晚达,贤路有深知:仕途上快要到达顶峰了,知道的人却很少。 月借山城白,风飘鼓角悲:月亮被山城照亮,风吹着战鼓和号角声,让人感到悲伤。 用公浑不尽,珠树照清时:张嘉贞的功绩像一颗颗珍珠一样闪耀,在清廉的时代留下了光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唐朝宰相张嘉贞的赞美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