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慧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内容如下: 送行上人归塔,慧力空印和尚灵骨于西山 古佛大塔广,量廓虚空界。 凡圣位其中,如光无杂坏。 出生与入灭,一一得自在。 众生迷本心,当处自留碍。 良哉空印师,火后灵骨在。 凭谁密安置,有子如行辈。 山为碧玉环,水作青罗带。 巍巍镇巍巍,永下诸天拜。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空印的和尚的灵骨被安置在西山的场景。诗句中描述了大塔、虚空界、凡圣位等意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全诗如下: 空王子,出空门,敏于选佛讷于言。 空王,即佛教中的菩萨,这里指的是一个修行有成的僧人。"敏于选佛"表示这个僧人在选择佛法方面有很高的智慧;"讷于言"则意味着他在言辞表达上并不擅长。 老少同科无异学,尽倾阿耨作词源。 这里的"老少同科"可能是指僧人们年龄虽不同,但都在学习同一个科目或学问;"阿耨"是一个佛教术语,意为无上的法,这里可能指的是最高的佛法
注释 蜀川:四川地区。 老觉:对僧人的尊称。 家潼川:指居住在四川潼川(今属四川省遂宁市)的寺庙内。 怀中交子:藏于怀中的钱钞,即铜钱。 铁钱:古代以铁为材料铸成的钱币。 三年:一作“三载”,三年的意思,指僧人在寺庙中居住的时间。 大慈寺:位于长安城东面的寺院,唐代名刹,是当时佛教讲经、修禅的重要场所。这里借指讲经修禅的地方。 执卷:持书卷。不识字:指和尚不会念佛经。 参禅:禅宗用语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冬日里,用山芋头煨火取暖的情景。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注释: 1. 后生偷笑东山老,事无是非总曰好。 - 后生:年轻人。 - 东山老:指作者自己,因为诗人以“东山”自比,表示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依然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 - 事无是非总曰好:意思是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总是说好的,表示乐观的态度。 2. 布伽梨里老病身,山芋头煨红软火。 - 布伽梨里:可能是一个地名
【注】烧香:在佛教中,烧香是一种表示虔诚和敬意的仪式,常被用来祈求佛祖庇佑。诗句中的“炷香”指的是烧香的动作,而“阿僧祇”则是对佛祖的一种敬称,表示对佛祖无比的尊敬和信仰。 圆悟禅师是禅宗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入灭说偈是在圆悟禅师逝世后,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怀念和敬仰而创作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圆悟禅师的生活和修行过程,展现了他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和智慧光芒。
【注释】 1.东山:地名,在浙江省。仙岩:山峰名。安楞严:唐末高僧。姚郎中:姚崇。唐玄宗时宰相。安初读楞严经破句悟道后接姚郎中以梅潭水声悟道。2.摩诃衍:佛教用语,指佛经中的“摩诃般若经”,即《大品般若经》。3.监寺:寺庙中主管宗教事务的负责人。4.偈:佛教语。梵文音译。指偈颂、偶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所作,是一首咏物诗和寓言诗。全诗四句,前三句借喻禅宗,第四句用典,寓意深刻。 【赏析】
南询士,标致殊,发言落落中疏疏。 瘦藤一握铁相似,孤身万里云不如。 作者前,致一问,分明直得绳床震。 失脚踏翻楼阁门,通身不挂毗卢印。 佛祖言,甚热碗,一剑当头百非刬。 大展禅宗定古今,火里蝍蟟三只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全诗共四句,每句都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诗人通过对南询士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首句“南询士,标致殊,发言落落中疏疏。”描绘了南询士的独特气质和才华
诗句:支提天冠千眷属,龟山蔡柳两尊宿。 译文:支提山顶的天冠和千种眷属,龟山上的蔡柳树两棵尊者宿。 注释:支提山是佛教圣地,这里指僧人居住之地;千眷属可能指的是众多信徒或弟子。龟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而蔡柳则是著名的古树。尊宿则是指高僧或者修行者的尊称。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僧人的生活环境及其宗教地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诗中描绘的寺庙、树木和信徒都充满了浓厚的佛教氛围
【注释】 王母:道教尊神。 吞却嘉州像:指吞食了嘉州的和尚像。 扪腹喜且惊:摸着肚子高兴地又惊讶。 锐头长身碧两瞳:形容和尚的相貌,头部尖锐,身材修长,眼睛是绿色的。 蹈断象骨路:比喻佛法广大,无所不包。 飞山翁:传说中的仙人。 老而益健难近傍:越老越健康,难以接近。 德山:即德山寺,位于江西九江市,为唐代著名禅宗寺院。 缩手临济让:比喻佛法广大无边。 善财:佛教语,指一切众生。 【赏析】
送僧三首 其一 东山送人只一句,才拟钦承喝出去。 而今更向纸上求,大似因鹰拿死兔。 译文:第一次送别时只是简单地说了几句,现在却在纸上寻求答案,这真是像用弓箭去捕兔子一样可笑。 注释:东山送人——指作者与友人分别。 其二 猷禅猷禅知不知,坚坐守之无了时。 释义:知道怎么做却假装不知道,坚持坐着等待时机的到来,没有结果。 注释:猷禅——知道怎么做却不去做,假装不知道。 其三 趁取西风霜未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