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于言下觅玄微,去却人间是与非。
得意不从头上过,摩诃衍出祖师机。
【注释】
1.东山:地名,在浙江省。仙岩:山峰名。安楞严:唐末高僧。姚郎中:姚崇。唐玄宗时宰相。安初读楞严经破句悟道后接姚郎中以梅潭水声悟道。2.摩诃衍:佛教用语,指佛经中的“摩诃般若经”,即《大品般若经》。3.监寺:寺庙中主管宗教事务的负责人。4.偈:佛教语。梵文音译。指偈颂、偶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所作,是一首咏物诗和寓言诗。全诗四句,前三句借喻禅宗,第四句用典,寓意深刻。
【赏析】
此篇借咏梅赞颂了禅师安和尚的禅法与姚郎中的悟道过程;同时也借梅赞颂了禅师安和尚的品格。诗中“东山到温州仙岩览安楞严姚郎中故事”二句,点明题旨,为全诗的起兴之词。“安初读楞严经破句悟道”一句,承上启下,说明诗人对禅宗的向往之情。“休于言下觅玄微”,“休于言下”是谓不要在言语上求玄微(深奥微妙的道理),而要在行动上实践。“去却人间是与非”,“去却”是谓去除,“是与非”是谓世间的一切是非好坏。这句是说离开世间的是非好坏,去追求真理。“得意不从头上过”,意谓得道之人,应放下一切执念,得意之事不应挂在心头。“摩诃衍出祖师机”,“摩诃衍”是佛教用语,指佛陀的教义,“祖师机”是禅宗所讲的祖师传授给弟子的机锋(机锋,禅宗用语,指祖师的机妙言辞)。这两句是说,悟道之人,应对祖师所传的机锋心领神会。
此诗的第三句“得意不从头上过”,是全诗的重点。得意之事,本是人之常情,也是人之常境,但如果能从心底里放下它,那才是真正的得意,这才是悟道之人的境界。因此,这一层意思,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此诗的第四句“摩诃衍出祖师机”,是诗人的警策之言。禅宗有云:“摩诃衍出祖师机。”大意是说,悟道之人,应将祖师所传的机锋心领神会。但“出”字,又可理解为“超越”。这既是禅宗的一种修习方法,也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理解。
此诗的第二句“去却人间是与非”,与第一句“休于言下觅玄微”一脉相承,都是强调修行人要远离世间的是非好坏。
此诗的最后两句“得意不从头上过,摩诃衍出祖师机”,是全诗的总结。“得意不从头上过”,是说修行人应将得意之事放在心中,而不是挂在心头。“摩诃衍出祖师机”,既是指修行人应对祖师所传的机锋心领神会,也可解释为修行人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都应超脱对待,这就是“摩诃衍出祖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