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逢
晞渊仲斋避暑 这首诗是描述诗人在炎热的夏日中,来到高寺避暑的情景。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诗句: "避暑来高寺" - 这是整首诗的主题,即诗人为了避暑而选择去高寺。 2. 译文: 为了避暑,我来到了高寺。 3. 注释: 高寺:一座位于山中的寺庙。 4.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避暑之地的选择,高寺因其地理位置远离尘嚣,成为了理想的避暑胜地。 2. 诗句: "终朝脱帽翁" -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 再过悟竹庭房 再过悟竹庭房:再次经过悟竹庭房(即朋友的家) 译文:我再次经过你的朋友家。 注释:悟竹庭房,即朋友的家。 赏析: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朋友家的亲切感,也暗示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两度客僧庐,交情密似初。 墨云胶冻砚,鬓雪落寒梳。 鸣鹤声高下,盘鹰羽疾徐。 此时亲老念,重读寄来书。
诗句解析与译文 第1句:洒墨起云端,神威耸众观。 - 注释:用笔墨书写时,笔势如同从云端升起,展现出非凡的气势,足以让众人为之瞩目。 - 译文:在云端挥洒出墨迹,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神威,令众人惊叹不已。 第2句:直疑鲜甲动,相对骨毛寒。 - 注释:仿佛可以感觉到那锋利如鲜甲的武器,令人心生畏惧,连骨骼和毛发都感到寒冷。 - 译文:直视之下,仿佛能感受到那锐利如新甲般冷冽的气息
【注释】 寄真觉庵: 写给真觉庵的诗。真觉庵: 寺庙,位于今江苏宜兴市丁蜀镇。 百年如闪电:比喻人生短暂。 未可百年期:不可能有一百年的时间。 回头者:指那些在晚年回首往事的人。 瞑目时:闭上眼睛的时候,即去世之时。 山林忙不歇:山林间忙碌不停。 猿鹤冷相窥:猿和鹤互相观望。 千里求名客:千里之外追求名声的人。 恶子规:形容人喜欢叫嚷。 【赏析】 这首小诗是诗人为真觉庵所写的一首题咏
秋夜宿山寺 静夜留山寺,清谈对老庞。 树声如有雨,秋气欲无窗。 檐马随风走,楼钟带月撞。 何人呼渡急,隔水吠村厖。 译文: 秋天的夜晚我留在山寺中,与一位老翁畅谈。 树上的叶子沙沙作响如同下雨,秋风吹得窗户似乎快要关上了。 马儿在屋檐下随着风跑动,楼上的钟声伴随着月光敲打。 谁在大声呼叫着要渡河,远处传来了狗叫声,听起来像是村子里的犬只。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全诗如下: 过下竺清古源房 草堂人别久,今日特相过。 转觉交游少,徒增感慨多。 岩花香宿雨,春叶暗庭柯。 窗下破孤寂,幽禽啼翠萝。 注释: - 过下竺清古源房:这是一首诗的题目,描述了作者在清幽的竹林中拜访友人的情景。下竺是地名,清古源房可能是一处雅致的住所或者别墅。 - 草堂人别久,今日特相过:草堂是作者的住所,人别久表示朋友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而今日特意来访
【注】:过僧房 一饱听钟鱼,浮生百念疏。 不知门外事,长对案头书。 白日闲中过,青山深处居。 老天怜供薄,夜雨长园蔬。 【注释】: 1. 鱼:“鱼”是“余”,古汉语通假字,这里指“我”。 2. 浮生百念疏:指人生百态、纷繁杂念都淡化了。 3. 不知门外事,长对案头书:指自己只关心自己的书卷,不关心外面的世界。 4. 白日闲中过:指自己在闲暇的时候在院子里散步。 5. 青山深处居:指自己住在山里。
【注】石堂:指寺庙。希贤,即希望贤者。益语:有益的话语。爱国:关心国家。忠经:忠诚的经文。香篆:点燃的香烟缭绕成篆。小萤:小飞虫,如蚊。檐铃:屋檐上的风铃。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夜坐禅的诗。首联“秋夜坐来清,禅房静掩扃”,描绘了夜晚来临,诗人在石堂上人的房间内进行坐禅的情景。颔联“希贤思益语,爱国读忠经”,表达了诗人对贤者的向往和对忠诚的坚守,同时暗示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颈联“香篆行微蚓
【注释】 秀邸:官邸,即官署或官宅。赐第:皇帝赐给大臣的住宅。 触目景非昔:看到眼前景物都变了。 新白屋:指新造的白墙黑瓦的住宅。 朱门:指朱红色的门。 山堂:指在山上建的亭子。 赏析: 《过秀邸赐第》是一首怀古之作。诗中通过对比,表现了作者对世事沧桑、人事变迁的感慨。 第一句“往年珠履客”,回忆往昔,那些曾受皇帝宠幸的贵客们已不再存在。这一句点出了时间的流逝,使得昔日热闹非凡的景象变得凄凉。
秋夜宿僧房 白云分半榻, 正在涧声边。 一夜山中宿, 三生石上缘。 注释: 1. 白云分半榻:形容床榻周围被白云环绕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2. 涧声边:指的是溪涧的流淌声,暗示着环境的幽静和远离尘嚣。 3. 一夜山中宿:指在山中度过了一个夜晚,体验了山林间的宁静与祥和。 4. 三生石上缘:表示某种缘分或宿命,暗指与这个地方有着不解之缘。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