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北邙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北邙行: - 诗句解释:“洛阳城北面的道路上来往车辆络绎不绝,北邙山下一片迷蒙的烟草。” - 注释:“洛阳城”指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洛阳。“北邙山”是位于洛阳附近的一座山脉。“往来道”形容道路车马来往频繁。“迷烟草”描绘了山间烟雾缭绕的景象。 2. 丧车前头唱挽歌: - 诗句解释:“丧车的前面唱着挽歌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太守治郡人称贤,郡中无事时高眠。 - 注释:“太守”指地方行政长官。“贤”意为优秀或贤明。“高眠”表示在闲暇时刻安享休息和睡眠。
田家行 田家风景亦可悦,人比城间语言别。 杨柳垂垂塘水清,茅屋时闻机杼声。 篱边绿绿禾苗长,水际青青芦笋生。 隔岸好山如画轴,我偶过之看不足。 夕阳何处笛呜呜,牧童归来跨黄犊。 田家莫嫌生计薄,县吏不来心便乐。 【译文】 田园风光也可以令人愉悦,人的言语与城市迥异。 柳树垂下柳条,水面清澈,茅屋传来织布机杼的声音。 篱笆边的青苗茁壮成长,水边青青的芦笋生长旺盛。 隔着河水望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贾客乐》。 首联“向来贾客西江多,江湖来往惯风波。”:自古以来,商人都喜欢在长江流域活动,因为这里是他们往来频繁的地方。这里的贾客,指的是商人。 颔联“船䑸多泊下江口,白昼算缗夜饮酒。”:商船常常停靠在江边,白天计算货物的税金,晚上就畅饮欢歌。䑸,指船。 颈联“吉日行程预有期,同来船伴勿相离。”:预定的行程提前安排好了,同行的伙伴们不要走散了。
绿波荡漾芙蓉池,粉墙杨柳轻轻垂。 自怜美貌如玉质,误嫁年少五陵儿。 五陵年少多轻浮,结交豪侠轻易许。 扬鞭疾驰紫陌上,醉酒畅饮青楼里。 击鞠游戏常至桃李园,有时路过韦曲借花赏。 四处游荡不回头,岂惜春闺易凋残。 燕语莺啼春将晚,骑马奔向章台路。 卷起珠帘皱翠眉,草色遥看似碧波
《竹枝词》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属于民间歌谣的体裁。诗中描绘了东风盛开满山花,茅屋柴门知几家的景象。接下来将结合诗句和关键词进行赏析: 1. 诗意解读:东风开满一山花,描述了春风中花开满山的美好景象。茅屋柴门知几家,则表现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家家户户的茅屋炊烟袅袅升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2. 词语注释:竹枝词(其三),东风,春日的风,象征温暖和生机;开满,充满或布满;一山,满山
【注释】 1.紫骝马:骏马。 2.卸黄金羁:卸下马颈上的金络头。 3.玉壶劝酒客不违:用玉壶盛酒,请客人喝酒。 4.七十古称:指七十岁老人。 5.浮缸:大瓮,盛酒用的。 6.婆娑:摇摆。 7.黄鸟空啼绿杨树:黄鸟因主人离去而空叫,杨柳也因主人离去而空荡荡地摇曳。 8.黄鸟:黄雀,这里代指作者自己。 【译文】 紫骝马卸下了金色的笼头,主人用玉壶斟满了美酒,但客人却毫不推辞
月落秭归啼树头,巴江日夜自东流。 百丈牵船上滩去,风波节节替郎愁。 注释: 竹枝词其一:指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其一》。诗中用“竹枝”代称妇女,以歌咏爱情生活为主题,描写男女之间情歌对答。“竹枝”是一种生长在湘鄂川黔一带的植物,其茎干上长有刺,叶子呈披针形。古代楚地民间有“唱竹枝辞,以言怨苦愁绝”(见《太平御览》卷八五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的习俗,故以竹枝为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江风零落暮秋天,月照孤篷客未眠。 注释:江风吹拂着落叶飘落的秋季,月光照耀着孤单地漂泊在船上的旅人,他还没有入睡。 2. 一曲吴歌数声橹,不知何处夜归船。 注释:一曲悠扬的吴歌和几声划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让人分不清是哪艘晚上归来的船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水乡夜景图
注释:千叠的乱石万叠的险滩,自古以来被人们称作蜀道难行。世上那些去征讨的人啊,谁能不被这艰险所苦恼?谁又没有过在波涛中来往徘徊的经历呢? 赏析:此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蜀地游览时所作,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蜀道艰难险阻的深切感慨之情。 首句“千重乱石万重滩”,用夸张手法写出了蜀道的艰险。千重的乱石,万重的滩岸,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里的“乱石”并非指自然景观中的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