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重乱石万重滩,自古人称蜀道难。
世有征夫堪懊恼,几曾来往怯波澜。
注释:千叠的乱石万叠的险滩,自古以来被人们称作蜀道难行。世上那些去征讨的人啊,谁能不被这艰险所苦恼?谁又没有过在波涛中来往徘徊的经历呢?
赏析:此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蜀地游览时所作,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蜀道艰难险阻的深切感慨之情。
首句“千重乱石万重滩”,用夸张手法写出了蜀道的艰险。千重的乱石,万重的滩岸,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里的“乱石”并非指自然景观中的乱石,而是指险要之地,暗含着诗人对险恶环境的描绘。
次句“自古人称蜀道难”,直接点明蜀道的艰险。自古以来,人们都称蜀道为“天险”,认为它是难以逾越的。这里的“称”字,既表达了人们对蜀道艰险的认识,也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体验。
诗人通过描写“世有征夫堪懊恼,几曾来往怯波澜”这一场景,进一步深化了蜀道的艰险感。在这里,诗人将目光投向了那些远赴前线的士兵,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然而,他们也曾有过畏惧、退缩的时刻,但最终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这种情感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对士兵的敬佩之情,也揭示了蜀道艰险的深层次原因。
整首诗语言简练有力,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蜀道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风光,更深入地表现了人类面对困难时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