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弘等奉诏作
社稷歌四首春祈社诚夏 粒食兴教,播厥有先。 尊神致絜,报本惟虔。 瞻榆束耒,望杏开田。 方凭戬福,伫咏丰年。 诗句释义: 1. 粒食兴教,播厥有先。 粒食:粮食。兴教:提倡教化。播种粮食是先决条件。 2. 尊神致絜,报本惟虔。 致絜:恭敬。虔:虔诚。尊神灵并虔诚祭祀,回报根本。 3. 瞻榆束耒,望杏开田。 瞻:看。榆:榆树。耒:农具,古代的一种农具。束耒,意思是用农具捆绑起来。望着杏树开花结果
【注释】 夏:指商朝的君主。 先圣先师:先代圣人先师。 三坟:《尚书》中的《酒诰》、《梓材》、《召诰》,共三篇,为殷代文献。 五典: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 东胶西序:指在东面建立胶束,西方建立序里。胶束、序里是商朝的都城。 祀典:祭祀礼仪。 【赏析】 这首诗是歌颂商王帝乙的诗歌。诗人首先赞扬了商王重教崇学,以身作则的高尚品德和丰功伟绩
【注释】 1. 和:指天地之间的和气。 2. 地曰神州:指中国。 3. 物赖生长:万物得以生长。 4. 咸池:传说中天帝所居之处,亦为夏朝的祭祀场所。 5. 太折:大祭祀,即大尝祭。 6. 牲牷(quán)尚黑:牲口尚且黑色。 7. 圭玉:祭祀所用的玉器。 8. 九寓:九州,中国古时分为九州。 9. 神功:神灵的功绩。 【译文】 四海之内,一和之壤。 大地是神州,万物赖以生长。 咸池既降
社稷歌四首春祈社諴夏 《诗经•大雅》中记载:“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这是说上天下达了命令,文王与武王都接受了。后来,“昊天有成命”被引申为天命、皇命。“二后”,指文王和武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上天已经下达了命令,文王和武王都受到了它。 北墉申礼,单出表诚。 北墉是古代城墙的一部分。申礼,是向天地报告祭祀之事。单出表诚,是表示诚心诚意。这里的意思是:向北的城墙上报告祭祀的事情,诚心诚意地献上祭品
注释: 社稷:《周礼》上说,天子诸侯有土地曰国,大夫曰鄙,士曰社。故社稷即指国社。 四首:这里指《大雅·文王》中的“文王在上,于昭于天”。 祈社:祭祀地神的仪式。 諴(xín):和顺,安定的意思。 民天务急:人民的生活十分艰难。 萒(yì):一种草名,又叫艾蒿。 或藨(bù):另一种草名,又叫白茅。 惟:语气词,表示肯定。 亹(wěi):勤勉的样子。 芑(qǐ):一种植物名,可做菜食。 凉风戒时
方丘歌四首其二登歌 道:道路、途径 惟:只;是 生育:养育 器乃:器物 包藏:包容 报功称范:报答功绩,效仿典范 殷荐有常:经常的奉献和祭祀 六瑚已馈:用六个玉制的酒器(六瑚)盛满了酒 五齐流香:五种香料散发出香气 贵诚尚质:尊重诚实,崇尚质朴 敬洽义章:恭敬地表达正义 神祚:神灵的福泽 惟永:只希望长久 帝业:帝王的事业 增昌:增加繁荣昌盛 赏析: 这首诗是方丘歌中的第二首诗
【注释】 五郊:古代帝王祭祀天地、四方及中霤之五种祭地的场所。青帝:春神,主管生长和发育。角音:指正月初一卯时。玄英:黑云。启候:开天。冥陵:阴气。初起:兴起。虹藏于天:虹在天上出现。雉化于水:鸡在水上变为雄鸡。严关重闭:紧闭城门。星回日穷:星星回到天上,月亮也回到地下。黄钟:古十二律之一。动律:振动律管。广莫:即《广韵》上声二十五有韵部。《广韵》云:“风,土气。”此指风。玄樽示本
诗的翻译 在宗庙里,先祖留下的典章;郊天有仪式,祭祀有规则。 以孟春之月,在国家的南面。 茧栗是诚心,陶匏是高尚。 人神相会行礼,幽明交畅无碍。 火灵降临福祚,火历载满荣耀。 皇帝治理天下,威赫无比皇风。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禘祖垂典:指举行对祖先的祭祀活动,以示尊重和继承先人的遗训。 2. 郊天有章:进行郊祀天地的活动,按照一定规程来进行,显示出一种庄严和有序。 3. 以孟之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词语的运用:包括词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赏析时要注意动词、形容词、名词的运用;虚词和副词的用法;特殊句式的构造。 (2)句式的变换:如整句话改为整段话,或长句改为短句。 (3)炼字:这是诗歌赏析常用的方法。赏析时要观其形,析其神,看该字在诗中是否有妙处,有无扩展意境的作用。 (4)修辞手法的运用
社稷歌四首春祈社諴夏 厚地开灵,方坛崇祀。 达以风露,树之松梓。 勾萌既申,芟柞伊始。 恭祈粢盛,载膺休祉。 注释: 1. 厚地开灵:大地孕育神灵 2. 方坛崇祀:在方形的祭坛上举行祭祀仪式 3. 达以风露:以清风和月光为祭品 4. 树之松梓:种植松树和梓树作为祭品 5. 勾萌既申:草木生长茂盛 6. 芟柞伊始:清除杂草开始播种 7. 恭祈粢盛:恭敬地祈求粮食丰收 8. 载膺休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