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弘等奉诏作
【注释】 太庙:指宗庙。乐歌:祭祀时的乐曲。九首:此指《大雅·大明》中《文王》、《大明》两章的歌词。迎神:迎接神灵降临。 祭本用初:祭祖用的礼仪始于祭祀开始时。 祀由功举:祭祀要按功劳的大小来决定祭祀的次序。 骏奔咸会,供神有序:骏马奔腾地汇集,为神供奉着整齐有序的食物。 明酌盈樽:斟满美酒,敬奉神灵。 丰牺实俎:献上丰盛的祭品,摆成俎(zǐ)。 幽金既荐:将祭品放置在神座下。
这首诗的大意是歌颂一位具有盛才的人,他能够达到很高的境界,为社会做出贡献。 翻译: 1. 盛才必达,丕基增旧。 - 翻译:才华出众的人一定会得到认可和成功,他们的成就将使基础更加巩固。 2. 涉渭同符,迁邠等构。 - 翻译:在渭河边,我们与志同道合者共同合作,就像迁移到豳国(古代地名)一样。 3. 弘风迈德,义高道富。 - 翻译:发扬光大美德,道德高尚且富有智慧。 4. 神鉴孔昭,王猷克懋。
这首诗是一首四言诗,每句都有四个汉字,共八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1. 皇后房内歌(第一句) 至顺垂典,正内弘风。 注释:到了至顺时期,皇帝的法纪已经确立并得到弘扬。 2. 母仪万国,训范六宫(第二句) 注释:作为母亲,以自己的行为来教导全国的女性。 3. 求贤启化,进善宣功(第三句) 注释:寻求贤能的人来启迪教化,宣扬他们的功绩。 4. 家邦载序,道业斯融(第四句) 注释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试题的具体要求;然后仔细阅读全诗,从诗中找出关键句子,结合这些关键句子分析、概括出整首诗的主题;最后要组织语言,以凝练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神道正直”一句的意思是说,神明的道路正直无邪,祭祀之事能和神灵沟通,顺利无阻。“肃雍备礼,庄敬在躬”两句的意思是说,严肃恭谨地准备祭礼,庄重恭敬地亲自行礼。“羞燔已具”
【注释】 孝熙:指汉献帝刘协。严祖:严肃的祖先。师象:敬仰的榜样。肃肃:严肃的样子。雍雍:和谐的样子。雕梁:雕刻精美的屋梁。霞复:彩绘装饰的屋顶如云状重叠。绣橑(cóng):刺绣华美的屋檐。云重:像云朵一样的屋檐层叠。观德自感:观察德行而内心感动。奉璋伊恭:捧着玉璋,恭敬地献给天子。彝斝(yī jiǎ):盛酒器。羽缀:用羽毛装饰。有容:仪容端庄。升歌发藻:唱起《诗经》中的篇章。景福
【解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这是考查考生的翻译能力。解题时要注意:(一)要忠于原诗,不添字、漏字、改字;(二)要严格遵守文体规范,除个别固定格式外,要按照古诗的句式和韵律来排列句子;(三)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落实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等知识;(四)要重点把握诗句中重要的词语的含义;(五)要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力求做到表达流畅
《太庙乐歌 迎神歌》:务本兴教,尊神体国。 霜露感心,享祀陈则。 官联式序,奔走在庭。 几筵结慕,裸献惟诚。 嘉乐载合,神其降止。 永言保之,锡以繁祉。 注释: 1. 务本兴教:注重根本,提倡教化。 2. 尊神体国:尊重神灵,维护国家。 3. 霜露感心:比喻神灵如同霜露般纯洁、高尚。 4. 享祀陈则:举行祭祀仪式,表达敬意。 5. 官联式序:官方组织的祭祀活动有序进行。 6. 奔走在庭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深仁冥著,至道潜敷。 - 注释: “深仁”指深远的仁爱之心,“冥著”意味着这种仁爱深沉而广布。 - 译文: 您拥有深远而广布的仁爱之心。 2. 皇矣太祖,耀名天衢。
先农歌諴夏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先农歌: 这是一首古代的颂扬农业和农事之神的歌曲。"先农"指的是对农业非常熟悉的农民,他们被尊为土地的守护者和耕作的引导者。这首诗可能是为了庆祝丰收或祭祀先农而作的。 - 諴(xian)夏: "諴"在这里是"享"的意思,表示享受、庆祝。"夏"通常指的是夏天,但在这里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季节或事件,如夏季的祭祀。 注释与赏析 - 关键词解释: - 先农歌:
【注释】 1. 缔基发祥:建立基础,发展兴旺。 2. 肇源兴庆:开创源头,兴盛繁荣。 3. 乃仁乃哲:具有仁义和智慧。 4. 克明克令:能够明智、公正。 5. 庸宣国图:努力宣扬国家的大业。 6. 善流人咏:流传下来成为人们吟咏的对象。 7. 开我皇业:开启我们皇家的事业。 8. 七百同盛:七百年的辉煌成就。 【译文】 建立基础,发展兴旺, 具有仁义和智慧,能够明智、公正。 努力宣扬国家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