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弘等奉诏作
【诗句释义】 玉食是尊贵的食物,珍馐佳肴。用洁白的菰菜作饭,用新收获的黍米为粥。这样就能安身养神。 荆包是诸侯国进贡的礼物,海味也陈列其中。这样能用之有节,恩惠没有止境。 【译文】 尊贵的宴席上只吃玉食,珍贵的食物一定先端上来。用白色的茭白做饭,用刚收割的新黍米煮粥。这样能安定身心,又能调养身体。 进贡的荆包一定要送到,海产的珍品也要摆上。这样能用之得当,恩惠没有止境。 【赏析】
【译文】 只有皇上统治着天下,只有天子驾驭着乾天。 五材齐备,七德兼施,平暴夷,救险难,拯溺救燔,使九域载安,兆庶得以赖。 接续大地之厚,弥补天空之大,声隆有截,化覃无外。 鼓钟奋起,干戚陈设,功高德重,政谧化淳,鸿休永播,久而弥新。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颂扬帝王的诗,歌颂的是皇帝治理国家,平定战乱,拯救人民,使国家安定繁荣的景象。全诗语言华丽,意境宏大壮阔,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秘色彩。
这首诗是元会大飨歌中的第十一首,名为《食举歌》。 第一句:“饔人进羞”。饔人指的是负责准备食物的人。羞,是指美味的食物。这句诗描述了厨师们开始准备美食的场景。 第二句:“乐侑作。”侑作,是指音乐伴奏开始。这句诗描绘了宴会正式开始时的热闹场景,音乐与美食相得益彰。 第三句:“川潜之脍。”川潜,是一种细长而柔软的鱼,脍,是一种切得很薄的肉片。这句诗描述的是一道用川潜鱼制成的脍。这种脍口感滑嫩
【诗句释义】 1. 深哉皇度:深深的皇恩,伟大的皇度。 2. 粹矣天仪:纯一的天理,美好的仪法。 3. 司陛整跸:守卫宫廷,整齐肃静。 4. 式道先驰:遵循正道,率先前行。 5. 八屯雾拥:八方的云雾环绕。 6. 七萃云披:七方的云彩散开,如云霞飘荡。 7. 退扬进揖:后退时扬起双手行礼,前进时拱手鞠躬。 8. 步矩行规:步伐端正,规矩严谨。 9. 句陈乍转:句子的排列突然变化。 10.
【注释】 燔黍:古代祭祀时,把黍米放在火上烧成灰,用灰来祭祖。 礼之始:礼仪之开始。 五味相资:五种味道互相配合。 火为纪:用火作为标志或标准。 平心和德:使内心平和,德行和谐。 在甘旨:吃在美味的食物。 牢羞:丰盛的菜肴。 钟石俟:钟声等待。 以斯而御:用这些来驾驭。 【赏析】 这是一首咏颂帝王大宴的诗,全诗共十首,是其中的第三首。诗中赞美了帝王大宴的情景,以及君臣、父子
嘉宴开始,食物上桌。 美食入席,气氛宁静。 沃土出产,名菜丰富。 帝台实至,阳华之菜。 雕陵栗香,美味可口。 鼎俎芬芳,香气四溢。 豆笾满席,丰盛至极。 通幽致远,美食佳肴。 国泰民安
【注释】 养身心敬:保养身体,尊敬自身。 礼食昭:以礼仪为准则。 时和岁阜:时令适宜,年景丰登。 庶物饶:各种生物都充足。 盐梅既济:盐与梅的配合得当。 鼎铉调:指调味得当。鼎是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具,铉是鼎的耳部。 特以肤腊:特别使用油脂。 加臐膮(zāo):增加油脂。 威仪济济:仪仗队整齐划一。 懋皇朝:勉励皇帝朝廷。 【赏析】 元会大飨歌十一首其三《食举歌》是汉乐府诗,共十一首
【诗句释义】 文武舞歌二首文舞歌:文武两职,都是国家的重要职务,都需要有才能的人来担当。文舞歌:文舞是一种舞蹈,歌颂的是文武两位君主的功绩和德行。 天眷有属,后德惟明:上天对君主的恩典,是君主的德行和才能所决定的。君临万宇,昭事百灵:君主统治着整个国家,为国家祈福,为人民祈祷平安。濯以江汉,树之风声:以江汉的清流洗涤身心,树立崇高的道德风范。罄地毕归,穷天皆至:将土地完全奉献给国家
【赏析】 这是一首祈雨诗。诗人通过描写雩祭的情景,表达了对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的美好祈盼。 “朱明启候”一句,写时值仲夏,阳光普照大地。 “时载阳。”两句,写太阳的光辉照耀着人间,万物充满生机。 “肃若旧典。”三句,写在古代,天子祭祀天地时,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 “延五方”四句,写诸侯、卿大夫和士等各诸侯国的代表都到会,向天子进献美酒佳肴,演奏美妙动听的音乐。 “气序和平”五句,写天气晴朗
凯歌三首述帝德 帝德远布,天的维络广泛分布。 功高云天,声隆如韶乐般洪亮。 只有远方的海隅尚未臣服于王度。 皇赫斯怒,元戎(天子军队)开始进军。 威武雄壮的将帅,谋略英明勇武。 进攻如同燎原烈火,战斗如同摧枯拉朽。 拯救这些涂炭之民,战胜那些妖孽之徒。 尘清两越,气静三吴,指消灭了南方的叛乱和北方的侵略。 鲸鲵(指敌人)已夷,封疆大开,意谓平定叛乱、收复失地。 班马萧萧,归旌奕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