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和画家,有"诗佛"之称。其诗以意境深远、清新自然为特色,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描绘出宁静、和谐的画面,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以下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水阁夜坐 - 水阁:水边的小楼,供人休息的地方。夜坐:晚上坐在水边的小楼上休息。 松风遽清响,竹露滴凉秋 - "松风"和"竹露"都是自然界中的事物,松树的风吹过
大雨喜晴奉赠岩橹贤尹兰庄广文凤台之行 昨夜雨刚停,今日又暴雨。 风雷激荡天地间,如飞廉鼓动橐鼓震天关,如渊客泪滴珠子落入溪阁,如白海飞流,紫塞空茫,银河倒映青天阔无边。 三关遥,九源合。 舟回谁又能分辨水边沙洲或小洲?郊行何处去寻找荒废的村落和房屋? 稻叶青绿随风摇曳,野田绿油油一片生机勃勃。 我吟诗卧听风吹过竹林的声响,樵夫回家迷离在曲折的小路上。 蜗庐一片林中烟雾朦胧,鸡塞千营毡帐薄如纸。
正己堂 登君正己堂,听我正己歌。大质不返混沌死,群邪乘正棼骈罗。 译文:登上正己堂,听我唱《正己歌》。大地之质不复返,万物混乱如死灰;群邪乘正,纷扰纷纷。 注释:正己堂:指修身养性的场所。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自勉之作。诗中“登君正己堂”、“听我正己歌”表明了作者要端正自己,以身作则。诗人通过描写大地之质、万物混乱和群邪乘正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道德沦丧的忧虑。他认为只有先端正自身
【注释】 湘山:指湖南的衡山,因在长沙以南,故称。 树淼淼(miǎo mào):树木茂盛的样子。 莫:暮时。 翠雾丹霞:形容日落时分天空的云彩颜色。 芳渚:水边平地,泛指江流旁的沙洲。 碧草凄迷南浦春:指春天江南一带的草木青绿迷蒙。 紫萝、东风雨:分别指一种紫色的藤萝和东南风。 庞眉野客来何所:形容一位年老的游子来到此地。 袖拂轻翯过孤屿:衣袖轻轻掠过孤零零的小岛。 黄老书
【注释】 蝶弄花心:蝴蝶在花间飞舞。 残春:春天将尽时。 一觞一咏:指饮酒作诗的高雅行为,“一饮”与“一咏”相对,“一”字双关。 高人:高超的人。 【赏析】 这首小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抒发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首句写春日景色:蝴蝶戏弄着含苞待放的花蕾,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残存的春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次句写春天即将过去,莺鸟啼声不绝于耳。第三句写诗人置身半山半岩
【注释】 虹彩——彩虹,彩虹的颜色明艳。 涵:包蕴,包括。 疏雨:小雨。 暝咽:黄昏时声音低沉。 人境不殊仙境——人间景色和仙境没有什么差别。 醉乡——醉乡酒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写的是画中景物,但所描绘的却都是人间的景致,使人感到画中有情,有景,有味。首联“虹彩明涵疏雨”写虹,以虹喻雨,以雨喻情,写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使画面充满了生气
渔阳客邸 城外云山浓似绮,屋里琴书静如水。 石炉添火试松香,袅袅篆云飞不起。 天涯倦客此停骖,茶灶烟销犹隐几。 奚奴呼觉日平西,一片秋声响窗纸。 注释: 1. 渔阳客:指诗人自己,因家住渔阳(今北京市),自称渔阳客。 2. 云山:指远处的山景,这里形容山势起伏,云雾缭绕。 3. 屋里:诗题中的“邸”,即住宅,所以是诗人的家。 4. 琴书:指琴和书籍,是文人雅士常摆弄的东西。 5. 石炉
【注释】 1.山行:在山上行走。 2.寺寺:指寺庙众多。 3.竹好:竹子长得又好又茂盛。 4.水水:指流水,也作“水水水”。 5.山山路遥:形容山路遥远曲折。 6.林鸟催人唤酒:树林里鸟儿催促人去喝酒。 7.野色随车过桥:野外景色随着车子驶过小桥。 8.赏析: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以简练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首二句写山中景色。后二句写山间行役。全诗语言朴素流畅,清新自然
秋思枕边疏雨,年光叶上惊飙。 从渠得马失马,笑我操瓢弃瓢。 译文: 秋天的思绪就像枕边的细雨一样,时光在树叶上飞逝如同疾风。 任凭你得到好马还是丢失,我都只是笑你拿着瓢子扔掉了瓢。 注释:“秋思”即“秋心”,指作者内心的愁绪。一作“秋思枕”。二句承前意,写秋日的景色和感受。三句用典。《庄子•外物》载:宋国有人善养母,而其母死之三日而不哭。曾子闻之曰:“谁谓正人无悲心者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名作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和赏析: 福源精舍 京城六月日如火,风轩散发执书坐。 顿嫌城市多烦嚣,欲买田庐何处可。 素几茶瓯吹碧香,有客敲扉偶相过。 为言越中好山水,厥土膏腴不偏颇。 魏氏之子文贞孙,玉树临风色瑳瑳。 读书浙水之东头,蒐今摭古以自课。 夏盖湖光白涌云,福祈山气青浮座。 三江帆上暮天长,八月潮平秋水大。 亭边狝猿长如人,月黑林昏盗山果。 桃源人家疑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