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炎昶
注释: 六月二十一日大雨数里外旱如故是岁淮浙皆大旱 见说他州旱,孤怀尚惨然。 泉浤分脉细,稻垄斸泥坚。 墟落才连壤,阴晴若异天。 苍茫千里隔,甘泽固应怜。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六月二十一日的一场大雨,使得千里之外的淮浙地区都出现了严重的旱灾。作者通过对比他所在的地区雨后的景象,表达了对于他州旱灾的同情和对自然变化的感叹。
《秋怀二首》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通过描绘秋日景象,反映了作者处境的凄清和寂寞,同时也表现了其洒脱、绵邈的心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剧暑逢添闰 - 剧暑: 描述夏季的高温酷热,突出季节特点。 - 逢添闰: 表示在炎热的夏天遇到了闰月,意味着天气异常炎热。 - 注释: 这里用“剧暑”和“闰”两个字,形象地描绘出夏日的高温和特殊气候。 2. 微凉忽值秋 - 微凉:
初夏 小雨清初夏,榴花着意红。 短篁齐远树,轻燕接飞虫。 睡眼云招去,馀寒酒扫空。 苦无羁思迫,端与故园同。 注释 1. 初夏:指夏季的早期阶段。 2. 小雨清初夏:小雨给初夏带来了清凉感。 3. 榴花着意红:榴花特别鲜艳。 4. 短篁齐远树:竹林中的竹子较短,排列整齐。 5. 轻燕接飞虫:燕子飞来飞去。 6. 睡眼云招去:形容云彩在天空中飘动如同在招呼人一般。 7. 馀寒酒扫空
让我们逐一解析这首诗: - 第一句“壬辰冬识孙元京于郡城剧谈甚得因约余至其家已而不果明年春早闻已下世哭以诗”,描述了作者和孙元京在郡城相识并进行了深入交谈的情景。由于某种原因,他们未能实现会面的约定。次年春天,孙元京离世的消息传来,作者悲痛欲绝,写下了诗歌。 - 第二句“屈指惊前辈,春来倍感伤”,表达了作者对于逝者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无常感伤。这里的“屈指”意味着时间过得很快
注释: 五月二十三日雷雹大作:在五月二十三日,天气突变,雷电交加,冰雹纷飞。 午热蒸崖嶂,晡时骤雨来:中午时分,阳光灼热,山峰被蒸腾的水汽笼罩,到了傍晚时分,突然下起了一场大雨。 仍年频见雹,中夏始闻雷:多年来,经常可以看到冰雹,而今年夏季才第一次听到雷声。 地撼山疑压,林昏鸟误回:大地似乎被震撼了,山峦好像被压住了,树木昏暗,鸟儿也迷失方向。 吾宁识天意,吟苦自生哀:我怎能理解天意呢
梅雨 萧瑟连朝暮,凄凉抵客居。 疏渠防更骤,绽屋趁微疏。 润起荒厨醭,腥传僻巷淤。 遣愁吾有策,闭户卧看书。 注释: 萧瑟:形容秋风吹动树木声音。连:接连不断。 抵:到达。 疏渠:疏通渠道。更:更加。 绽:裂开。 润起荒厨醭:意思是雨水使得厨房的酒坛都涨起来了。荒:指没有主人管理的。 腥传僻巷淤:意思是雨水使得偏僻的巷子都充满了腥味。 遣愁:排解忧愁。吾:我。 有策:有办法。 赏析:
诗句释义与注释 秋怀二首 其二 - 乾瓦:干燥的瓦,可能指干燥的屋顶。 - 疏雨:稀疏的雨水,意味着天气凉爽。 - 虚棂:空无一物的窗户。 - 远风:远处吹来的空气。 - 负奇志:抱有非凡的志向或抱负。 - 托微躬:托身于微末之处。 - 书成癖:过度沉迷于阅读书籍。 - 道未穷:学问或道理尚未穷尽。 - 数峰青入眼:眼前出现了许多山峰,它们的颜色如同青色一般。 - 天际失孤鸿:在天空中
【诗句释义】 香严院:寺院名,位于浙江天台山。这里泛指山林中的寺院。 荦确疲幽径:崎岖不平的山间小路。 扶仗瘦筇:手扶着竹杖,意思是步行。筇竹即筇竹杖,一种轻便的竹制手杖。 断崖何处路:山路险峻,不知道通往何方。 细雨隔山钟:隔着山间的雨声,隐约传来寺庙里的钟声。 猿窃垂帘果,僧樵卧涧松:猿猴在树上偷吃果实,和尚们在涧边休息。 人言深僻处,别更有灵踪:人们说这里十分偏僻,但还有更深的地方
暮雨带云凄涩,归时不脱渔蓑。 邻犬误疑客至,数声吠出烟萝。
撼竹露喧馀滴,度荷风挟微香。 醉袂拂开云影,钓丝牵动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