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炎昶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山中的所见所感。以下是逐句的释义: 第1句:“苔深行爱软,藤曲挽惊长。”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因为山中苔藓生长得很厚,所以行走起来感觉柔软;而山中的藤蔓弯曲曲折,让人感到有些惊讶。 第2句:“松健根挐石,花繁树向阳。” 这句诗的意思是,山中的松树虽然强健,但是根部却紧紧抓住石头,显得有些坚韧;而山中的花朵繁盛,树木向着阳光生长。 第3句:“屦香沾药气,衣腻染岚光。”
注释: 本不为幽寻,松边世外心。 翠明山欲近,碧暗水疑深。 鸟触岚光破,鱼惊屐响沈。 输他茅舍好,径转绿萝岑。 译文: 我原本不是为了寻找隐逸之所,在松树的边上,我找到了一个世外桃源。 山青翠明亮,似乎要接近,而水色显得深沉、昏暗,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 鸟儿被山岚所照亮,打破了它的身影,鱼儿因履声而惊动,沉入水下。 相比之下,那些简陋的茅舍更值得称赞,因为小路通向了那绿色的藤萝丛生的小山顶上。
诗意与赏析 第1句:便觉尘嚣隔 - 关键词: 尘嚣, 隔 - 注释:诗人感受到山庄中的宁静,仿佛外界的喧嚣都被隔绝。 - 赏析:这句诗通过“隔”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珍视,也体现了他对纷扰世界的超脱态度。 第2句:烟霞宁几深 - 关键词: 烟霞, 宁几深 - 注释:山庄四周被烟雾般的云霞所包围,显得深邃而神秘。 - 赏析:这里的烟霞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庄的自然景观
注释: 1. 蒲团与檀版,拈著足家风。 蒲团:蒲草编成的团子,供人坐卧之用。檀版:檀木雕刻的版,指刻有文字的木板。这里指的是文人雅士们聚在一起讨论学问、诗歌的地方。 2. 性觉随资近,人难尽己同。 性觉:天性、本性。资:资质、禀赋。近:相近、相似。这里的意思是说,每个人的性格、天赋都有所不同,但大家在一起时,可以互相学习、借鉴,逐渐接近对方的性情、志趣。 3. 奇非居正外,易正在难中。 居正
诗句释义: 1. 早雪 2. 起晚寒犹力,衣棱刮肉铦。吟豪须火逼,汲瓮被冰粘。 3. 犬卧贪依灶,乌窥欲下檐。遥峰惊变状,琢玉闯疏帘。 译文: 1. 早晨的一场雪,虽然寒冷但依然努力起床。 2. 穿着厚重的衣服,衣服的边缘割得皮肤疼痛,仿佛锋利的刀片。 3. 吟咏豪情需要热情如火的激情,而水桶和瓮子却因为结了冰而变得难以移动。 4. 狗儿躺在温暖的火炉旁打盹,鸟儿则偷偷地想要飞到屋檐下避寒。
释义: 极尽穷困时仍自省,尽心奉养内心欢畅。 行为以古为法,行事皆人之所难。 奸恶之人多得长寿,庸鄙之辈或登高位。 为喜人才堪倚仗,丛深之处谢砌兰。 译文: 尽管自己处于极度贫穷的境地,但仍然能够自我反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快乐。他尽心奉养自己的家人,让内心充满欢愉。他的行为遵循古道,行事都符合人们的期待。然而,在这个世界上,奸诈邪恶的人往往能活得更长久,而那些庸俗平庸的人可能反而获得更高的地位
【注释】 浚:深广。 根:根源,根基。 月露洗胸襟:比喻清心寡欲。 政(zhèng):政事。 【赏析】 和友人论诗二首其一:原自风骚浚,根从李杜寻。烟云裁体制,月露洗胸襟。所施殊高下,论功系浅深。尽饶材力赡,政要苦留心。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画者在艺术构思过程中,如何借鉴传统,融会贯通的。 前两句说,“我”的画,源于《诗经》、屈原等古人的艺术实践,又受到李白、杜甫的影响。“浚”是深远的意思
诗句释义与注释 莫叹才为掾 - 莫叹:表示不要担心。 - 才为掾:指做官或担任某个职务。 - 译文:不要感叹自己的才能不足以担任更高的官职。 云霄自此初 - 云霄:比喻高远的天空。 - 自此初:从这一刻开始。 - 译文:从此将开启一段新的旅程,进入更高更广阔的领域。 会能舒所蕴 - 会能:将来能够做到。 - 舒所蕴:释放或发挥自己的才能。 - 译文:将来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
【注释】 奥学:深奥的学问。亨衢:通衢,四通八达的路。着鞭:赶马时打马鞭。 浮云时事改,皦日大名全:飘荡的浮云时事改变,皎洁的太阳大名永存。 馥荦(fùluò):香美而高远。霜篱菊:指傲霜凌寒的菊花。清瓢:指清凉洁净的水瓢。雪窦泉:指山泉。善人:有道德的人。 苍天:上天或命运。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一个有道德修养和才能的人被埋没的惋惜之情。首句“奥学深探本”,是说此人学问深邃,探究了根本道理
注释: 六月二十一日大雨数里外旱如故是岁淮浙皆大旱 见说他州旱,孤怀尚惨然。 泉浤分脉细,稻垄斸泥坚。 墟落才连壤,阴晴若异天。 苍茫千里隔,甘泽固应怜。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六月二十一日的一场大雨,使得千里之外的淮浙地区都出现了严重的旱灾。作者通过对比他所在的地区雨后的景象,表达了对于他州旱灾的同情和对自然变化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