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炎昶
【注释】松叶在风中飘动,发出声音。露气被风吹走,形成雨云,云散后仍留下凉意。 来:指从月里吹来阵阵清风。扶桑:东方的太阳,即日出的地方。 译文: 老松树叶悠闲自在地飘动,被风吹得沙沙作响。 露水被风刮走了,留下的是一片乌云,不久就变成一场大雨。 剩下的力量还能给我送来凉爽,让我感到十分舒适。 从月亮那边传来一阵清风,感觉特别清爽,再加上溪水的哗哗声,让人听了更加惬意。 把床铺好
【注释】 一身:指诗人自己。 百虑:各种忧虑,指国事家事忧心忡忡等。 暵:干涸。 稻穫(hòu):收获的粮食。 民贫祸转深:老百姓贫穷就会招来祸患。 偷生庸可必:苟且偷生是完全可以办到的。 此咎(jiù)杳难寻:这种过失难以追究。 苦被浮云恼,时时谩作阴:苦于被浮云所困扰,时时感到阴沉、郁闷。 【赏析】 悯旱 诗人自谓“一身兼百虑”,“一身”即诗人本人,他身居高位,自然要关注朝野上下的一切事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它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以下是对每句诗句的解释: - 即事:描述的是当下的所见所闻,可能是诗人在某一特定场景下的感受。 - 豪右方怀惧:豪右,指豪强地主;怀惧,内心害怕。这里可能是指那些有权势的豪强地主们对于某种情况感到害怕或担忧。 - 疲羸岂易禁:疲羸,指疲惫、衰弱;易禁,难以控制。这里可能是指一些疲惫不堪的农民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
注释: 1. 术乃轰雷电,时方切禜雩。 2. 感通渠自诿,造化本无拘。 3. 翻想匙明雪,量同斛粜珠。 4. 天公应有语,尔力不关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力量的感叹。 首句“术乃轰雷电”,直接点明了这场雨的成因——法术。这里的“术”指的是符咒之类的神秘手段。紧接着,“时方切禜雩”,说明当时正在举行祭祀仪式,祈求风调雨顺
注释: - 欲雨天如惜,先为数日阴。 - "欲雨":即要下雨。"天如惜":天空好像很珍惜的样子,形容天空对即将到来的雨水似乎很在意。"数日阴":连续几天的阴天。 - 碎声才满树,残照已穿林。 - "碎声":指雨声。"才满树":雨点刚落在树上,还没有形成积水。"残照":夕阳。"已穿林":夕阳已经照射到树林里。 - 暂喜还成闷,因嗟已作吟。 - "暂喜":短暂的喜悦,因为天气转晴而感到高兴。"成闷"
送澹斋吴判官还台 佐郡清声播,巡台应辟除。 施为多近古,恬澹不渝初。 政每寻无迹,□□□□馀。 抚摩殊搏击,去蠹肯踌躇。 注释: 佐郡:辅佐州郡的官员。 清声播:声望传播。 巡台:巡视州郡。 应辟除:应该任命官职。 施为:施政。多近古:很多都接近古代。 恬澹不渝初:恬淡宁静而不改变初心。 政:政务,政事。 □:省略号。 抚摩:安抚和勉励。殊搏击:特殊的打击。 去蠹:清除蛀虫。肯:一定。躇蹰
晚出山涧 树崩崖更豁,涧曲路增长。 片雨暝遥壑,疏蝉凄夕阳。 竹潭初月影,萝谷稍秋光。 适叹炎蒸剧,絺衣已怯凉。 【注解】 1. 晚出山涧:晚上离开山涧。 2. 树崩崖更豁:树倒塌在岩石上,使得山涧显得更为开阔。 3. 涧曲路增长:山涧弯曲曲折,道路随之延伸。 4. 片雨暝遥壑:细雨洒落,使遥远的山谷变得昏暗。 5. 疏蝉凄夕阳:稀疏的蝉声伴随着夕阳的余晖。 6. 竹潭初月影
【注释】 龛:佛殿或佛像。晕:指佛殿上画的彩绘或佛像上的花纹,泛指佛像。描:绘画时用线条勾画。 藓:青苔。 檐:檐头,这里指寺庙的屋檐。 追凉:乘凉。 缘:原因。 还:又。 传灯:佛教语,即“传灯录”,是禅宗僧人记载师承关系的书。 【赏析】 这首诗写寺院的景致和游人的生活情态。首联描绘出一幅幽静的寺院图画;颔联描写了在寺院中闲适地乘凉避暑的情景;颈联写出了僧人躲避世人纷扰、清修苦行的生活
注释: 记蝗:记录蝗灾。 饥疫灾方息,飞蝗又作群。 蝗虫在饥荒之后,瘟疫过后又大量出现。 搅空吹密雪,障日度轻云。 蝗虫在空中盘旋飞舞,遮挡阳光穿越轻薄的云层。 濒死欣才脱,偷生骇乍闻。 当人们濒临死亡时,才有幸逃脱;而那些苟延残喘的人,却惊恐地听到这个消息。 分官严捕瘗,吏卒日纷纷。 官员们加紧追捕蝗虫,士兵们忙碌不停。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蝗灾的诗
冬夜闻雷 人事正难料,天时仍可猜。 仲冬连日雨,中夜数声雷。 穷谷无薪卖,深村有虎来。 疲民饥馑极,逃徙哭声哀。 注释: 1. 冬夜:冬季的夜晚。 2. 人事:人世间的事情。 3. 天时:自然规律或时机。 4. 仲冬:农历十一月,又称中冬。 5. 中夜:半夜时分。 6. 穷谷:偏远荒凉的地区。 7. 贫瘠的土地,不适宜种植庄稼,所以叫“无薪卖”。 8. 深村:偏僻的村落。 9. 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