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若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过故妻墓 注释: - 湘皋:指湘江边的山岗。 - 烟草绿纷纷:形容春天的景色,草木茂盛,色彩斑斓。 - 洒泪东风:指在春风中流泪,表达思念之情。 - 细君:对丈夫的称呼。 译文: 经过故妻的墓地,看到满眼的绿色,仿佛春天的草木都充满了生机。我对着东风洒下眼泪,回忆起我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 译文 每恨姮娥工入月
【诗句解释】 1. 万壑千峰次第开,祝融最上气崔嵬。 - “万壑千峰”形容山势连绵不绝,如沟壑般分布;“次第开”指的是逐渐展开的景象。这里描绘出一幅壮观的山峰景象,其中“祝融”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此处可能暗指山峦之高大与威严。 2. 九江水尽荆扬去,百粤山连翼轸来。 - “九江”通常指长江中下游的一段河流,而“荆扬”则是古代中国南方地区的名字,泛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解析 第一句 关键词: "衣冠" - 指代朝廷的官员们,“如雨”形容数量众多。 注释: 描述的是秋天时,官员们如同雨点一样多,聚集在神都洛阳(古称神都,即今洛阳),展示他们的威严和荣耀。 第二句 关键词: "郊甸" - 指郊外的乡村地带,"新凉" - 指天气凉爽。 译文: 秋风吹过郊甸,带来一丝凉爽的微风,给骑马的人带来了舒适的感觉。 第三句 关键词: "日月" - 指太阳和月亮
兴安县 乱峰如剑不知名,篁竹萧萧送驿程。 转粟未休离水役,负戈犹发夜郎兵。 百蛮日落朱旗暗,九岭风来画角清。 空使腐儒多感慨,西南群盗几时平。 译文: 乱石嶙峋的山峰直插云霄,如同一柄无锋的利剑无法辨认其真实身份。竹林摇曳,仿佛在为远行的驿站送行。 转运粮食的工作尚未结束,又要离开水源地从事水利劳作;仍然肩负起保卫边疆的重任,深夜还发起对远方的敌人的征伐。 傍晚时分,百族之地的旗帜渐渐暗淡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泸江风光的七言律诗,通过描绘泸江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活动,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首句“泸江之水发南诏”,描述了泸江的源头来自南诏国,展现了泸江流域的地理特征。 次句“龙编古城居下流”,描绘了泸江下游的古城,展现了泸江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第三句“冯夷伐鼓迎汉节”,描述了泸江流域的人们在节日或者庆典时,用鼓声庆祝的场景,展现了泸江人民的热情和活力。
【解析】 此诗首联写别情,颔联写行踪,颈联写景色,尾联写忧国之情。全诗语言平实,意境阔大,风格苍凉。 “绣衣”二句:言杜德常身着华美的官服,即将赴任西台御史。“骢马”,良马。这里代指杜德常。“处处过”,到处都经过。 “驿树”二句:言杜德常骑马向西而行,沿途所见的灞浐两岸,江边的花草,浩荡飘荡。灞浐是秦地的水系。岷峨,指四川一带的山。 “三秦”二句:言在秦地久已听到诛求之声,现在仍听到报警之音
磁州 晓出邯郸露满空,武安红树起西风。 鼓山路向云间落,滏水船从地底通。 秋草尚疑曹氏冢,野花无复赵王宫。 古来富贵皆黄土,莫笑行人忆梦中。 译文: 磁州 清晨我走出邯郸,露水沾满整个天空,武安的红叶在西风中飘动。 鼓山路蜿蜒向上,仿佛通往云端,滏水的船只从大地深处穿行。 秋天的草地让人想起曹操的坟墓,野花也不再有赵王的宫殿。 自古以来,富贵不过是黄土一抔,不要嘲笑我们只是行走在梦中。 赏析
汴梁 汴上荒城绕故宫,山头危石堕秋风。 夷门市起闻嘶马,梁苑樵归见断鸿。 斗草尚馀残后碧,进花无复盛时红。 欲登高处肠先断,满目闲愁赋未工。 注释: - 汴上荒城绕故宫:汴梁是开封的古称,这里指的就是汴梁。 - 山头危石堕秋风:山头上的石头由于秋风的作用而坠落。 - 夷门市起闻嘶马:夷门市场在古代是一种集市,人们听到马车的嘶叫声。 - 梁苑樵归见断鸿:梁州是古代的一个地区,这里指的就是梁州。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上蔡城头黄叶多,闻鸡看剑起长歌。 - 这句描述的是诗人在上蔡城的城墙上看到满地的金黄色落叶,听到鸡叫声后起身拔剑高歌。"黄叶"和"闻鸡看剑"是画面和动作,"起长歌"则是情感的抒发。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悲凉与壮志未酬的感慨,通过秋景引发内心的激昂。 2. 徒怜丞相东门犬,犹忆将军半夜鹅。 - 这里提到了“丞相”和“将军”,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人物
涿州楼桑村 【注释】: 涿州:即今河北省涿州市。楼桑村:古地名,位于涿州附近。 【赏析】: 此篇首两句是写涿州楼桑村先主庙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涿州,在今河北省涿州市一带,为汉时重地。楼桑村,则是指楼桑村这个地方,可能与刘备有关,因为“先主”一词就是对刘备的尊称。 诗的前两句是说,在这座楼桑村先主庙中,刘备的君臣都具备出众的才能,可惜天意弄人,汉朝倾覆,他们不得不竭尽全力去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