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衣此别近如何,骢马西行处处过。
驿树苍茫连灞浐,江花浩荡过岷峨。
三秦久诉诛求尽,六诏仍闻警急多。
早听封章切肝胆,为怜编户困干戈。

【解析】

此诗首联写别情,颔联写行踪,颈联写景色,尾联写忧国之情。全诗语言平实,意境阔大,风格苍凉。

“绣衣”二句:言杜德常身着华美的官服,即将赴任西台御史。“骢马”,良马。这里代指杜德常。“处处过”,到处都经过。

“驿树”二句:言杜德常骑马向西而行,沿途所见的灞浐两岸,江边的花草,浩荡飘荡。灞浐是秦地的水系。岷峨,指四川一带的山。

“三秦”二句:言在秦地久已听到诛求之声,现在仍听到报警之音。三秦即关中地区。“六诏”,指唐玄宗时期,西南各少数民族首领纷纷归附朝廷,请求朝廷赐予封号。“警急多”,即报警频繁。

“早听”二句:言早闻你奏章切切陈述国家安危,为百姓所怜爱。封章,指奏疏。肝胆,比喻忠心耿耿之意。“编户”,指编入户籍的平民百姓。“干戈”,兵器。

【答案】

送杜德常御史赴西台

绣衣此别近如何,骢马西行处处过。

驿树苍茫连灞浐,江花浩荡过岷峨。

三秦久诉诛求尽,六诏仍闻警急多。

早听封章切肝胆,为怜编户困干戈。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送别友人杜德常赴西省任职之时。

首联“绣衣此别近如何?骢马西行处处过。”起笔直点友人去向和时令。“绣衣”、“骢马”、“西行”、“处处过”,皆极点出友人远赴西台的豪迈气概。“近如何?”既是对友人的关切,又暗含了作者的不舍之情,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体现了诗人的壮怀高志。

颔联“驿树苍茫连灞浐,江花浩荡过岷峨。”写离别之后的情景。这两句以“驿树”“江花”为题,描写了一幅壮阔的景象,渲染出了一种雄浑悲壮的气氛,使离愁别绪得到了充分的抒发。

颈联“三秦久诉诛求尽,六诏仍闻警急多。”“三秦”指关中的长安、河南府、凤翔等地区,因古有三秦之地得名。“六诏”,指南朝末年,云南一带少数民族首领归顺朝廷后,朝廷赐予其封号。“诛求尽”,“警急多”,都是说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忧虑心情。

尾联“早听封章切肝胆,为怜编户困干戈。”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感慨之情。“封章”,指上表陈奏。“肝胆”,比喻忠诚之心。“干戈”是兵戈的意思。诗人在与友人分别之际,深感国家多难,人民困苦,于是发出了深深的慨叹:“早听封章切肝胆,为怜编户困干戈!”

这首诗语言平实,意境开阔,感情真挚,是一首抒写诗人送别友人的抒情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