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深
【注】仲几:人名 一日一相见,百年如此不。 已知诗有趣,未放酒忘愁。 鸟下西邻树,月明今夜楼。 相看须白首,投老共林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与好友楼仲几的相聚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一日一相见,百年如此不。 已知诗有趣,未放酒忘愁。 鸟下西邻树,月明今夜楼。 相看须白首,投老共林丘。 首联两句:“一日一相见,百年如此不。”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一日一相见
这首诗是作者酬答江叔载的见寄之作。诗人以“射虎南山侧,风吹短短衣”开头,描绘了一幅雄壮的画面:一只老虎正在南山上猎食;一个猎人正穿着短衣服去追赶猎物。接着,诗人以“故人浃旬别,今日五云飞”两句,表达了自己与江叔载分别已久,今天又重逢的喜悦之情。诗人还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射虎南山”、“五云飞”、“贤伯仲”等,都富有深意。 译文: 射虎南山侧,风吹短短衣。 故人浃旬别,今日五云飞。
乌纱笼短发,浑欲不胜簪。 释义:头上戴着乌纱帽,将短发束成一窝;似乎连发簪都插不进去。 赏析:诗人的乌纱帽是官衔的标志,而“乌纱笼短发”则形象地表现出了官员的威严和庄重。同时,“浑欲不胜簪”也表达了他对这种身份的无奈和辛酸感。 落景增诗思,秋风识客心。 释义:夕阳西下,增加了诗人们的思绪;秋风送来客人的思念,触动了诗人的心弦。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夕阳下的景色增添了诗意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首:浮世如谈梦 - 关键词: 浮世(浮华的世界)、谈梦 - 注释: "浮世"指的是世间的名利和繁华,"谈梦"意味着虚幻和不真实。 - 赏析: 诗人以“浮世如谈梦”来表达对人生短暂、虚幻本质的感慨。这反映了一种超脱现实的哲学思想,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人生意义的深度思考。 第二首:人情似聚沙 - 关键词: 人情(人情世故) - 注释: "人情似聚沙"比喻人心易散
未赴龙门险,安知蜀道难。 勋名怀魏阙,身世属槐安。 乌帽西风侧,渔村夕照寒。 黄尘三万丈,无计一弹冠。 注释与赏析: - 未赴龙门险:没有踏上前往龙门的艰险之路,暗喻自己尚未经历困难或挑战 - 安知蜀道难:怎能知道蜀地路途之艰难 - 勋名怀魏阙:功名心系于朝廷的高位 - 身世属槐安:形容自己如同槐树下的安宁,但内心可能并不真正平静 - 乌帽西风侧:头戴黑色的帽子在秋风中显得格外醒目 -
酬姜朝宗见寄韵三首 诗句释义 1. 山色迎人近:山的颜色仿佛在靠近人,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 2. 西风逐客来:西风吹动着客人,似乎将他带离了原地。 3. 隔林松子落,遍地菊花开:树林中的松子纷纷落下,地上到处都是盛开的菊花。 4. 补衮惭无策,论诗属有才:我惭愧于没有好的办法来补足过失,而在谈论诗歌时却很有才能。 5. 江南多蟹稻,相遇且衔杯:江南地区以产蟹和稻米而闻名
【注释】 练川:地名,今四川射洪县。 江深风物异,归计每逡巡:因江深而感到景色不同,归家的计划常常徘徊不前。 有酒愁难破,吟诗兴自神:饮酒解愁但难以排遣,作诗吟咏却能激发精神。 枯萑(kuò)晴似雪,独鹤夜如人:形容秋芦荻叶在晴天像雪花一样洁白,孤鹤夜晚飞翔时像人一样。 遁世当无闷,行藏一任真:隐居退隐可以没有烦闷,一切行为都随自己的本心。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归隐后闲情逸致的诗
山色迎人近,西风逐客来。 隔林松子落,遍地菊花开。 注释: - “山色”指远处的山色,它似乎在迎接着行人的到来。 - “西风”指秋风,它在随着旅人一起前行。 - “隔林”表示树林之间的距离,松子从树上落下。 - “菊”指的是秋天开放的菊花。 赏析: 此诗是酬答友人姜朝宗的见寄之作。首句“山色迎人近,西风逐客来”写诗人站在山前远望,只见山色迎人而来,而西风吹动着自己如落叶般孤独地离去
久客经春夏,风清尚坐留。 注释与赏析: 1. 久客经春夏:"久客"指的是长时间的旅居者,"经春夏"则表示经历了整个春夏季节。这可能描述了诗人长期在外,度过了春夏两季的时光。 2. 风清尚坐留:"风清"通常指天气清新,"尚坐留"则表明即使天气宜人,诗人仍然选择留下来不离开。 3. 楼头延月滞:"楼头"指的是高楼之上,"延月"形容月亮悬挂在楼头的景色,"滞"则是停留的意思
注释: 客倚南楼上,西风月又初。 客:诗人自称。倚:依靠。南楼上:指金华城楼上。 西风月又初:秋天的西风吹来了月亮。 紫箫闲度曲:指在月光下吹奏着悠扬的乐曲。 茅屋夜温书:用茅草盖成的小屋里,晚上点起灯火,读书写字。 风物吾乡似,人情异县疏:家乡的风景与这里相似,但人情风俗却与这里不同。 既无升斗绊,只合赋归欤:既然没有名利的牵挂,就该回家去。升斗绊:指升官发财。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