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深
金华杂咏六首 浴罢披襟坐,危栏曲曲凉。 秋风清枕席,客思入江乡。 乱竹疏萤度,深林众鸟藏。 晚来闲物色,风土似荆扬。 注释:浴罢之后我披着长袖坐在栏杆旁,看到曲折的栏杆也感觉十分凉爽。秋天的微风拂动着枕头,让我感到清爽。我的思绪飘荡到了江边的故乡。竹林中稀疏地飞过一些萤火虫,深深的树林里众多的鸟儿躲了起来。晚上闲暇无事时欣赏风景,发现这里的风土人情与荆楚、扬州相似。赏析
【注释】 百曲:曲折众多,这里代指山势。浮梁:桥名,在今金华市东。沧波:大浪。午景齐:中午的阳光与波浪相辉映。四县:指金华的东阳、义乌、永康、武义四个县。一水:指兰溪江。汇双溪:指汇合于兰溪江。鸬鹚(nīcí):水鸟。沙迎草树低:岸边草丛树木随风倒伏。隔桥秋社散:指秋社日人们从村中来到桥上聚会。归客:作者自己。醉如泥:喝醉了。 【赏析】 此诗是诗人游历金华时写的杂咏组诗中的第六首
佳期天上又,星约喜重寻。 明月孤城柝,西风独客心。 故乡千里外,归梦一溪深。 应想高堂上,新刍亦自斟。 注释: 1. 佳期天上又:美好的时光又在天上相聚。 2. 星约喜重寻:星星的约定再次被找到。 3. 明月孤城柝:明亮的月光照亮着孤独的城门上的更鼓。 4. 西风独客心:西风吹拂着我独自一人的心情。 5. 故乡千里外:故乡在千里之外。 6. 归梦一溪深:我的归乡之梦如同一条深深的小溪。 7.
【解析】 题干要求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诗,然后分析每一联诗句的内容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此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异乡所见的江城风物。前三句写夕阳西下时江边人争渡的情景;第四句写清江上夜晚有船;后三句写异乡孤客的哀怨之情,最后两句写登临所见之景,引发诗人的感慨。前四句为实写,第五六句为虚写,虚实结合。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景交融
注释:在练川的杂诗四首中,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家乡音信断绝的感慨。 赏析: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三年(744年)秋天,在四川江油时所作,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以“风物皆迁次,因循岁月过”起笔,点出自己的身世飘零之感。接着“清池黄叶满,落日暮云多”两句描写练川的自然景色,抒发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蛮海横妖祲,官军荷铠戈”则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最后两句“故乡音信断
注释: 百年全盛日:指国家的繁荣时期。 海角见风波:在海边,却看到了海中的风暴。 时丰多黍稌:丰收时,庄稼长得茂盛,谷物繁多。 日暮饫(yù)驾鹅:夕阳西下时,人们饱餐鹅肉。饫,吃得很饱。 幸遇登平岁:幸运地遇到了太平年景。 搴旗听倒戈:挥舞着旗帜,等待敌人的投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晚年所写的,反映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他希望国家能够继续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与仲几的书信往来中,抒发离情别绪的作品。诗的前四句写自己对江渚景色的喜爱,后四句写仲几的信使到来,勾起了他对仲几的感情。最后四句,则写自己的孤寂心情和渴望与仲几重逢的愿望。全诗以景起兴,情景交融,构思精巧,语言清新。 “小室頫江渚,晴新惬赏心。”这是写诗人对江渚景色的喜爱之情。“小室”是诗人的住所,“江渚”,是指长江边的小洲。“頫”(fǔ)指俯视,俯瞰。这两句的意思是
【诗句释义】 方冬气候变,纵目意凄迷。 千里兼吴越,南州带鼓鼙。 地连江栈阔,天入海门低。 归路何愁寂,寒城鸦乱啼。 【译文】 冬天来临,天气发生变化,眺望远方令人心生凄凉和迷茫。 跨越千里,我来到了吴越之地,感受到了南方的鼓乐声。 大地连着长江边的道路,视野宽阔;天空进入大海之门,显得低矮。 回家的路并不孤独寂静,寒城的乌鸦在吵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冬天来到江南地区的景象
霜露下林薄,江干岁事阑。 霜露洒在林间,江边的岁月已到尽头。 起来风力恶,不放酒杯乾。 起身时,狂风怒号,酒都干了。 南土旌旗满,孤城鼓角寒。 南方的旗帜飘扬,孤独的城池传来凄凉的鼓声和号角声。 百年如梦寐,头黑好相看。 百年如同一场梦,头发变白后可以相认。 注释: - 霜露下林薄:霜和露水落在树林之上。 - 江干岁事阑:江边一年的事情即将结束。 - 起来风力恶:起身时感受到的风力很猛烈。 -
金华杂咏六首 经年困行役,郁郁若为情。 异县青山众,新秋白发生。 诗魔降战垒,酒阵破愁城。 物色今如此,漂流不为名。 注释: 1. 经年困行役:经过一年的时间,一直在奔波劳碌之中。 2. 郁郁若为情:形容心中郁闷、情绪低落的样子。 3. 异县青山众:不同的县城中,群山众多。 4. 新秋白发生:在秋季的一个新季节里,万物都焕发出生机。 5. 诗魔降战垒:像诗仙李白这样的大诗人降临到战场上。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