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冬气候变,纵目意凄迷。
千里兼吴越,南州带鼓鼙。
地连江栈阔,天入海门低。
归路何愁寂,寒城鸦乱啼。
【诗句释义】
方冬气候变,纵目意凄迷。
千里兼吴越,南州带鼓鼙。
地连江栈阔,天入海门低。
归路何愁寂,寒城鸦乱啼。
【译文】
冬天来临,天气发生变化,眺望远方令人心生凄凉和迷茫。
跨越千里,我来到了吴越之地,感受到了南方的鼓乐声。
大地连着长江边的道路,视野宽阔;天空进入大海之门,显得低矮。
回家的路并不孤独寂静,寒城的乌鸦在吵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冬天来到江南地区的景象。首句“方冬气候变”,直接点明了季节的变化,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变化的敏感和感受。次句“纵目意凄迷”,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他看着远方,感到心中一片凄凉。第三句“千里兼吴越,南州带鼓鼙”,则展现了诗人到达目的地后的景象。这里的“千里”指的是距离遥远,而“兼吴越”则暗示了诗人可能刚刚离开家乡,或者正在从北方前往江南。“南州带鼓鼙”则意味着诗人所在的南方地区充满了鼓乐声,这既可能是指当地的节日庆祝活动,也可能是指当地人民的生活氛围。第四句“地连江栈阔,天入海门低”,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的景色。这里的“地连江栈”指的是长江边的栈道,而“天入海门低”则描绘了江面与大海相接的景象,给人以宽广、深远的感觉。最后一句“归路何愁寂,寒城鸦乱啼”,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回家路途的期待和对寒冷城市的感慨。在这里,“归路”指的是诗人返回故乡的道路,“寒城鸦乱啼”则表达了诗人所感受到的寒冷和孤独感。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冬季抵达江南地区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对家乡的思念,展现了一个充满情感和色彩的江南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