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诜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性强,涉及范围广,没有统一答案,考生作答时首先必须把诗歌内容理解透。然后紧扣题目要求,从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及语言等方面展开分析。此题中,“清明和李亦愚”是题目,所以第一句要直接点明作者和诗的标题。第二句中,“风味凄凉似玉川”,诗人借玉川子来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突出了作者的孤独和悲凉,也表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反感。第三句“春到名花偏久雨”
注释 1. 梅楥幽鸟鸣:梅枝上,鸟儿鸣叫。楥(méi),指枝条弯曲的样子。 2. 山客睡初起:山间隐士刚起床。 3. 空斋昼无人:空屋中,白天没有人。 4. 寒日在书几:寒日照射在书案几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孤独的山野景象。首句“梅楥幽鸟呜”,以“梅”为景,描绘了一幅春日梅花盛开的景象,鸟儿在其中欢快地鸣叫,显得生机勃勃。第二句“山客睡初起”,则将视角转向了一位山中隐者,他刚刚起床
龙文璟和余韵次谢并简汉英 二妙能诗旧有声,笑人笔退似闻钲。 黄金苏子游偏远,白首扬雄宅未成。 共信他年终用世,相逢一笑岂无情。 梅花池上先春发,縠縠微风盏面生。 注释:两位才华出众的诗人,他们的诗歌曾经广为流传。他们嘲笑那些在写诗时笔锋一落就想要休息的人,就像听到钲的声音一样,好像在催促人们赶紧结束创作。苏子(苏轼)是黄金时代的人,生活在偏远的地方,没有建起他的大宅院。扬雄也是一位白发苍苍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 “棘院功名风雨过” - 注释: 棘院,指书房或书房内的书架。功名,指通过科举等途径获得的地位和荣誉。风雨过,意指经历了种种考验和挑战,最终成功。 - 译文: 书房的书架上承载着过去的功名和荣耀,如同经历了风雨一般,终成过往云烟。 第二句: “柴门兄弟月偏多” - 注释: 柴门,即用柴草搭建的门,通常用于简陋或朴素的住所。兄弟,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的弟弟或其他兄弟姐妹
骤解冬棉复用棉,江城二月社寒天。 骤解:急解,急忙解开。冬篲(zhǐ)复用棉:冬天的布被重新盖了一层棉被。江城,指江南城市,这里泛指江边的城市。二月,指阴历二月,农历的二月为社日,民间有祭祀土地神的活动。社,土地神;寒天:天气寒冷的时节。 野桃漠漠一村雨,山屋冥冥半坞烟。 野桃:野外的桃花。漠漠,形容雨水很多的样子。一村雨,遍地都是春雨的景象。冥冥,形容天色昏暗的样子。半坞烟,半山腰的烟雾。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此题时,首先读懂全诗内容,理解每一句的含义;然后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句意思;最后根据题目要求概括作答。 本首诗是王安石对友人萧上舍仁叟的次韵之作,诗写西湖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帝城钟鼓雨初晴,御柳春烟绕禁青。”意思是:在雨过天晴的清晨,皇宫中传来钟声和鼓声,御柳的绿荫如烟似雾,环绕着皇城。“万里湖山天远近,百年歌舞梦酣醒。”意思是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举世堂堂福禄人,衰门衅咎独何深。” - “举世”指全世界的人,都享有荣华富贵。 - “福禄人”指的是享受着福气和俸禄的人。 - “衰门”意指衰落的家庭。 - “衅”通“衅”,意为祸端、灾祸。 - “咎”是罪过或过错。 -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整个天下人都享有福禄而自己家庭却陷入困境的感慨。 2. “学违素志元安命,老哭才孙最损心。” -
【注释】 开岁:新春。雨阴:细雨连绵,天气阴沉。乾坤:天地。穷荒外:荒凉偏远的地方。楼阁横陈:高楼大厦横陈。澹月中:月光下。瑟瑟(sè sè)松篁山屋夜:风吹着松树竹林发出沙沙声。疏疏:稀疏。鼓角:军用号角,这里指边关的号角声。梅花惯与清寒敌:梅花常常与寒冷作斗争。清寒:严寒。群英:众多英才。未放红:没有开放(盛开)。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兼写景的七绝。诗人抓住梅花不畏严冬、不惧风寒的特点
诗句释义: 1. 将军汗漫化人城,犹得游人小队行。 - 这句描述了将军虽然已化为尘土,但依然有游人像往常一样去拜访他的庙宇。 2. 海上田横从有士,山中邹湛竟无名。 - 这是说在海上的田横和山中的邹湛虽然都有追随者,但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什么名声。 3. 东风亡国何曾战,上日空江几度晴。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看法,认为战争并没有带来和平或者胜利。 4. 社鼓枌阴耆老在,陌头过马讶升平。
【解析】 此诗写于诗人贬官池州期间,送周仪道往池州谒萧经历。诗人借送别之机表达了对友人的殷殷期许和对国家、社会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己内心的复杂情绪。 【答案】 三月江南湖水平,周郎理棹旧知津。 古来多附青云士,秋浦今看白玉人。 燕子拂波江驿晓,杨花扑面柂楼春。 老亲不管离忧苦,准拟秋风荐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