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诜
银河垂屋夜氛收,卧看长星一点流。| 万古尘劳馀好景準,四时风致是中秋。| 天悬海外三千界,月满人间几百州。| 殷庾升沉俱不见,即时有酒未须愁。| 诗句释义: 1. “银河垂屋夜氛收”:描绘了夜空中银河如同悬挂在屋檐下的物体,使得周围的环境在夜晚变得清晰,仿佛所有的阴霾都被扫除。 2. “卧看长星一点流”:诗人在床上躺着观赏天空中缓缓移动的一颗星星,这种观察增添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林下杯盘夜未收,尊前何必尽名流。 人生快意元轻日,客里中年最感秋。 酒满恨无歌赤壁,月明闲听说扬州。 故人只隔行云外,剩著新诗寄四愁。 【注释】: 1. 林下:指幽静的山林之中。 2. 尊前:在酒杯之前。 3. 四愁:《诗经》中的一篇作品,通常用于表达思念之情。 4. 行云外:比喻远方的朋友。 5. 新诗:新的诗歌。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中秋时节的感慨和思考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型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目提供的选项,逐一分析作答即可。 (1) 秋风千里送飞帆,又戴儒冠俎豆间。 秋风万里送行舟,又戴儒巾俎豆间。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写秋景。“秋风千里”指送别的地点,“飞帆”点出行舟之意
诗句输出:秋风千骑拥旌麾,画角高吹出塞诗。 译文:秋天的风,千骑兵簇拥着旌旗,高吹着号角,唱出了出征的诗歌。 赏析: 刘诜通过这首诗表达对宋赵仪赴贵德知州任务的期望和祝福。诗人描绘了秋天的壮丽景象,千骑旌旗,高吹角声,营造出一股出征的气氛。绿水山川,唐国界线,朱幡人物,汉官仪,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个辽阔而充满历史感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描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题要求赏析诗句,所以考生首先要对全诗的内容进行理解,然后再从语言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最后还要指出手法以及效果。此题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答案】 送曾韫晖赴京任檀州学正(《全唐诗》录)。曾韫晖,名不详。 芳年儒正紫貂裘——正值青春年少的时期,穿着儒雅端庄的官服。
九日萧孚有约诸贤登高遂访青龙寺午至桂溪桥饮于小庵晚登庵后山藉草松下浩歌痛饮举酒酹野坟又呼樵童为山歌行者属目赋诗 注释: 朝寻古寺石啮屦,暮上崇丘风掠冠。 狂饮眼看红日尽,高歌声入碧云寒。 乱峰犹作太古色,野墓不知游客欢。 何必龙山为故事,赋诗留与后人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阳节时游览青龙寺并饮酒赋诗的记录。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首句“朝寻古寺石啮屦,暮上崇丘风掠冠”
这首诗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万里轻阴晚忽收,天公有意作风流。 今年对月又为客,明日无云始是秋。 多病情怀成老态,早凉天气似中州。 少陵儿女痴何似,共景悬知不共愁。 注释: - 万里轻阴晚忽收:万里之外的阴霾在傍晚忽然散去。 - 天公有意作风流:天上的神灵有意向人间吹动风,形成风流的景象。 - 今年对月又为客:今年再次与月亮相伴时,我是客居他乡的人。 - 明日无云始是秋:明天如果有云彩遮挡
【注释】 乔木:高大的树木。衣冠:指官服。第:等级。千仞外:高万丈,形容高远。马蹄:代指马匹。花连务:地名。清溪水:指清流。 【译文】 故家乔木郁郁苍苍,在官府中担任了几年官职。 鹏翼未展却要高飞千里,马蹄初迈就要踏遍万山。 门对远方高山,路边鲜花盛开,县城紧傍清澈的溪流,四周环绕着青山绿水。 诗文功课书卷应与前人不相上下,东风早送锦衣还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好友赵光远时作的
这首诗是诗人在家乡留连自寿时所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命历程的回顾与反思。 诗句释义: 1. 乙亥留故乡自寿:“乙亥”是指农历日期,“留故乡自寿”即在故乡留念并给自己祝福。 2. 七十古稀今已迫:“七十古稀”指的是人到了七十岁,“今已迫”表示时间紧迫,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或晚年。 3. 回头一一记儿时:“回首”指回想过去,“记儿时”则是回忆童年时期。 4. 三生我岂后商隐
彭叔和和余九日诗次韵共醉黄垆无吕安,重阳谁与正纱冠。 百年风雨鸣蛩晚,万里江山老雁寒。 陶令凄凉惟菊对,杜陵潦倒奉人欢。 城西赖有彭居士,来往真能耐久看。 注释 黄垆: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郊。吕安:即东晋时期名士吕安,字子乔,曾任郡守。 重阳:指重阳节。 百年:一百年。风雨:比喻世事变化。鸣蛩(qióng):蟋蟀,又名促织、蛐蛐。蛩,昆虫名。 万里:形容距离远。 陶令:指东晋诗人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