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院功名风雨过,柴门兄弟月偏多。
分诗莫作中年语,对酒何妨壮士歌。
老桂欲花先扑袂,长空无籁澹横波。
却思高馆吹箫罢,卧听萧萧雨打荷。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 “棘院功名风雨过”
- 注释: 棘院,指书房或书房内的书架。功名,指通过科举等途径获得的地位和荣誉。风雨过,意指经历了种种考验和挑战,最终成功。
- 译文: 书房的书架上承载着过去的功名和荣耀,如同经历了风雨一般,终成过往云烟。
第二句: “柴门兄弟月偏多”
- 注释: 柴门,即用柴草搭建的门,通常用于简陋或朴素的住所。兄弟,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的弟弟或其他兄弟姐妹。
- 译文: 在这简朴的柴门前,兄弟间的情谊格外深厚,共同欣赏着中秋明亮的月亮。
第三句: “分诗莫作中年语,对酒何妨壮士歌”
- 注释: 分诗,指分咏诗词、诗歌创作或讨论诗歌。中年语,指中年人常说的陈腐话语。
- 译文: 在吟咏或讨论诗歌时,不要使用那些显得老气横秋的语言;喝酒时更应该唱出壮士的豪情,展现出不羁的青春活力。
第四句: “老桂欲花先扑袂,长空无籁澹横波”
- 注释: 老桂,即已经成熟的桂花。扑袂,形容花香四溢,使人感觉仿佛被花香拂面。
- 译文: 成熟的桂花还未绽放就已经散发出浓郁的香气,令人感到沁人心脾。空旷的天空中,没有任何声音,只有宁静的波澜在水面荡漾。
第五句: “却思高馆吹箫罢,卧听萧萧雨打荷”
- 注释: 高馆,指高大豪华的房间。吹箫,指演奏箫声。萧萧雨打荷,形容雨点轻轻打在荷叶上的声音。
- 译文: 回想起曾经在某个高屋大堂中吹奏箫声的情景,现在躺在床上聆听那雨打荷花的声音,思绪万千。
综合分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中秋佳节与家人团聚的场景,通过对书房、柴门、月亮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诗中的“分诗”、“对酒”以及“老桂”等元素,都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最后一句“却思高馆吹箫罢,卧听萧萧雨打荷”,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种宁静、美好的意境之中,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